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电影《解密》近日热映。从画面到故事,从镜头到节奏,该片摒弃了传统谍战片的叙事模式,通过大量奇观化的表达,将传记、心理、奇幻等多类型元素融合起来,实现了谍战叙事的创新突破。
影片以20世纪40年代为时代背景,讲述数学天才容金珍为密码破译事业倾尽所有的故事。这部影片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叙述:其一,展现容金珍在养父的关爱和支持下,逐步发掘并展现自己在数学领域的特殊才能的过程;其二,讲述容金珍与导师希伊斯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却因立场不同分道扬镳,并展开智力和意志的激烈较量的故事;其三,通过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展示容金珍的梦境,表现他在701基地破译密码时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波动。
让梦境担起重要的叙事功能,并负责推进情节发展,是《解密》的一大创新。片中,容金珍的解密过程是通过自己释梦实现的。电影讲究叙事逻辑,如何呈现梦境,让梦境和现实成为故事讲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主创面临的挑战。影片一共打造了十场梦境。比如,第一场梦是容金珍小时候被收养前,梦见老宅遭遇暴风,风中飞卷起一串串数字和符号,象征着他一生的命运都将跟数学紧密相连。第四场梦境缥缈绚烂,梦里的容金珍在夜间的游乐园里看到几个巨大的摩天轮,由此获得破译“紫密”的灵感。还有绝美的红色沙滩、悬崖上的巨大迷宫、螺旋状的楼梯,创作者运用各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许多超现实的影像语言,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将角色的梦境具象化,让观众看到容金珍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作品完成了奇幻与现实的合理转换,实现了高概念故事和现实逻辑之间的微妙平衡。
通过历史讲述与梦境呈现,《解密》礼赞了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创作者巧妙运用回忆的手法,建构起充满张力的叙事框架,并通过场景设置和情节推进编织温暖的家国情怀。电影描写了处于不同历史年代的几个家庭,营造同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一开始,养父收养容金珍,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并告诉他“国”字的意义“是我们的领土、主权、民族和文化,是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一切”,为容金珍树立起值得一生奋斗的目标。随着情节的推进,容金珍被招进701,和女兵小梅组成新的家庭。在小梅的照顾下,容金珍破解了“紫密”和“黑密”。容金珍不懈努力奋斗,不仅是为他自己的“小家”,更是为我们的“大家”。观众从容金珍的视角出发,思考家与国的关系,进而对众多像“容金珍”一样在隐蔽战线穷尽一生破译和解密,为了我们国家和人民负重前行的英雄们产生敬佩之情。
除了密码破译、智力对决,《解密》还有很多富有深意的剧情和细节,将故事主题上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关于道德、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据《光明日报》 作者 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