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小寒时节了。小时候,小寒来了,虽然天气寒冷,我们依然有好多开心的事情可以做。
20世纪70至80年代,农村小学生奔跑类的活动最为常见,如跳牛皮筋、跳房子、跳绳、踢毽子等等。与学校里体育课单纯的跳高、跳远不同,这些属于孩子们自创自娱的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随意性。小寒时节,田里的稻谷早已收成。那些刚收下不久的稻草可是一个宝,它们金色亮丽,柔柔软软,还散发着一种甜甜的清香。那时,我们最喜欢拿稻草来编织小花篮、小草帽、小坐垫、各种类别的小动物等等。而最常见又最好玩就是拿来编织草绳子。
一般情况下,编绳子的材料有很多,比如用麻编织的绳子更加细密紧致一些。但麻绳用起来比较沉,跳起来蹭手。草绳就轻便多了,摇起来发飘,甩起来带劲,跳起来轻盈。小寒时,天气寒冷,有时天空还飘着冷霜。在衣着单薄的童年,跳绳是一种特别好的暖身活动。跳绳既简单又惬意有趣,可以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轮换跳等等。大家步调一致的话,连续跳不失误,那是相当有趣的。大家跳绳,可以一个一个跳,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进去跳,走马灯似的穿行。可以两人摇一条绳子,也可以四个人摇两条绳子交互进行,花样丰富多彩,又浑身舒坦。记得有一次课间,我们七八个六年级的女生拿了一条长绳子在操场里跳绳,动作敏捷得就像轻盈的小燕子,大家飞进飞出,前行后退,左右穿插,自由自在的,别提有多开心了。当时有两个年轻的老师看见了,竟然也跑进来跟我们一起跳,看热闹的同学们见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小寒时节,我们还可以在稻草堆旁玩各种游戏。寒冷的冬天,稻草垛是我们快乐的天地,那里总洋溢着我们温暖的笑声。早晨、中午或傍晚,太阳暖暖地照着,左邻右舍常常会端着饭菜,或站、或蹲、或搬来凳子、椅子,围聚在正沐浴着冬阳的稻草垛下吃饭、聊天。小孩子通常在暖暖的稻草垛下玩游戏:弹珠子、抓石子、打盒子、跳格子等等,玩得不亦乐乎,这种清新单纯的快乐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在寒冬里,我们还可以捡锥子。锥子的学名叫“锥栗”,是一种野生的果子,它的皮有点硬,个子小,和拇指差不多大小,捡回来可生吃,可煮熟吃。锥子口感很细腻,又带着几分粉糯,入口香甜,肉质鲜美。每年11月之后,特别是小寒来了之后,风大了,我们常常会去山上捡拾锥子。这时节的锥子已经熟透、去了刺壳,风吹掉落地上。在记忆中,小时候我们经常在平缓宽阔的山地里捡锥子,在那里,我们可以欢快地奔跑,那种快乐让人经久难忘。 (李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