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同事从恭城带回一些柿饼,那香甜的味道,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我记忆深处关于柿饼的旧匣子。
我家屋后曾有一棵柿子树,每至秋冬交替之际,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树枝,一个个饱满圆润的柿子,在萧瑟的季节里张扬着生命的热烈,实在是招人喜爱。
小时候的我,对这一树的柿子充满好奇与期待,尤其热衷于将它们变成美味的柿饼。第一次尝试做柿饼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兴奋地挑选那些看起来最漂亮的柿子,小心翼翼地摘下,把它们洗净,去皮,然后整齐地摆放在竹筛里,满心期待着它们在阳光的洗礼下,变成可口的柿饼。
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制作柿饼的诀窍。日子一天天过去,柿子在阳光下逐渐失去了水分,变得干巴巴的。我没有给它们适时地翻面,也没有掌握好晾晒的程度,更不知道要为它们塑形。当我满心欢喜地拿起第一个柿饼时,期待瞬间破灭。它不仅外形干瘪丑陋,而且硬得像石头,咬上一口,那干涩的口感就像在啃木头。
我有些沮丧,但那棵柿子树依旧挂满了希望。于是,我又重新摘了些柿子,这一次,我下定决心要做出美味的柿饼。我请母亲教我做柿饼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原来,晒柿饼要根据阳光的强弱调整柿子的位置,要在合适的时候给柿子捏出形状,还要注意空气的湿度等等。
我认真地遵循着这些宝贵的经验,重新开始制作柿饼。每天清晨,我会把柿子搬到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午后阳光最烈的时候,又会给它们遮上一块薄布。我仔细地观察着柿子的变化,当它们开始变软时,我轻轻地给它们捏出一个个漂亮的形状。
终于,我的努力有了回报。当我再次拿起一个柿饼时,它的模样是那样可爱,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白霜,就像冬日里的初雪。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滋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那是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更是我努力的味道。那十几个柿饼,承载着我的童年欢乐和成长的领悟,在岁月的流转中,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美好。如今,每当看到柿饼,那柿子树下的旧时光便如潮水般涌来,那香甜的味道,萦绕在心头,永不散去。 (莫耀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