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能不能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关键是各级各部门能不能坚定不移抓落实。
工业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因此,工业稳则经济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
在过去的2024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产业优先发展,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奋斗目标,召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出台《梧州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1+7”系列文件,全力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持续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依托重大项目赋能,夯实工业发展根基。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工业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工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更加明显:自2021年以来,梧州市工业投资总额突破1500亿元,位列全区第二,共培育了5家百亿元产值工业企业;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21年的36%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60%;2024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增速位居全区第三。
不仅如此,2024年我市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关键引擎。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建筑材料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等,使得2024年前11个月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
发展是硬道理,工业是硬支撑。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抓好工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必须清楚,推动工业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所在。对梧州来说,就是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数智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业,三是重视企业自身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及工业经济的职能部门,要善于引导我市的支柱产业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招商引资,规范企业“内卷式”竞争。
我们要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开展再造一个工业梧州集中攻坚,持续推动梧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加力“智转数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场景,推动循环经济、不锈钢、陶瓷等优势产业整体链式数字化转型。同时,实施新一轮科技“尖锋”行动,用好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强化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力招引壮大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引领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力打造千亿元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用好自治区支持梧州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的政策措施,开发利用好“城市矿山”,到粤港澳大湾区等“找矿”“挖矿”,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更好融入国家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当然了,我们也要加力推动工业扩大增量释放存量,抓好重大在建工业项目的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增量,全力推动重点企业持续释放产能,进一步提高重点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能不能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关键是各级各部门能不能坚定不移抓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家专心生产、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