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2月09日

■ 我们的节日·元宵

灯影里的童年

(莫耀裾)

春节期间,街道两边的店铺门前挂满了灯笼。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童年时悬挂灯笼的情景。那时,灯笼是用竹篾和彩色纸制作的,纸上绘有各色寓意吉祥的图案。灯笼中间有一个转筒,上面放上一盏油灯,点上油灯,转筒就慢慢转动起来。灯影飘摇中,彩色的图案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风味。灯笼最底贴上几条长条形彩色纸,纸上写着各种灯谜。我最喜欢猜那些灯谜,每猜出一个,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记得十岁那年,我老家岑溪南渡镇的元宵灯节最为隆重。那天,南渡镇旧街两边的树上都拉着红绳,上面挂满灯笼,从街头到街尾,像一条发光的龙。灯笼上贴着各式各样的谜语,有一些灯谜蕴含着典故,特别有意思,我至今还记忆深刻。王大爷家的灯笼最有特色,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个谜语都像是艺术品。

“小莫,你快来猜这个!”隔壁的小明拽着我的袖子,指着一个灯笼上的谜语:“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有腰无腿,有腿无腰——打一物。”我们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猜着。小明说是蛇,我说是鱼,最后还是王大爷笑眯眯地揭晓答案:“是裤子啊!”我们恍然大悟,笑得前仰后合。

街上的灯笼一个接一个地亮起来,暖黄的光晕染红了整条街。大家坐在灯笼下聊天,孩子们则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灯笼间穿梭。记得有个灯笼上写着:“梁山泊军师(打一成语)”这个谜语难住了我们,家长们也猜不出来。王大爷提示我们:“梁山泊上军师是谁呀?”我曾看过《水浒传》的小人书,依稀记得军师是吴用,就大声说:“吴用。”

王大爷进一步提示我们,它的谐音是不是“无用”呢?和这个谐音有关的成语是什么呢?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中,抓耳挠腮,久久想不出谜底。我突然想起看古装电视剧时听到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怯怯地对王大爷说:“是百无一用吗?”王大爷一听,眉毛一翘,惊喜地对我说:“小莫,你真聪明!”

我得到夸奖,心里甜滋滋的,猜谜的劲头更足了。

最热闹的要数街尾的“状元灯”。那是一盏特别大的灯笼,上面写着最难猜的谜语。猜中的人可以得到一盏小灯笼作为奖励。那年我运气特别好,猜中了“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打一零食)”的谜底“瓜子”,得到一盏兔子灯。那盏灯我珍藏了很久,直到纸都发黄了还舍不得扔。

那年元宵节晚上特别冷,我们的鼻子都冻得通红,但谁也不愿意回家。父母也不催,就由着我们疯玩。街边的糖葫芦摊飘来阵阵甜香,卖糖人老爷爷用糖稀画出各种形状,在灯笼的映照下闪闪发亮。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还有各家各户煮元宵的香甜气息。

那个年代的元宵节简单质朴,却格外温暖。没有华丽的灯光秀,没有精致的电子灯笼,有的只是纸糊的灯笼、手写的谜语,还有街坊邻居围在一起的热闹劲。猜谜时的绞尽脑汁,猜中时的欢呼雀跃,都成了记忆中最珍贵的画面。

那些写在彩色纸上的谜语,在考验我们的智慧,也在传递传统文化的温度。每当想起那个元宵夜,我至今仿佛还能闻到灯油燃烧的淡淡香气,听到街坊们的欢声笑语,看到灯笼在风中摇曳的影子,这些都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莫耀裾)

--> 2025-02-09 (莫耀裾) ■ 我们的节日·元宵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3238.html 1 灯影里的童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