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2月09日

露天电影

(李翠琼)

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我们少年时期最开心的事情。

20世纪70至80年代,镇上还没有电影院。想看电影,得请放映队进村。一般情况下,农闲时节或者是村里有事需要向村民传达,村委会请电影队到村里放映电影。

那时候,可看的电影并不多。但说来有趣,以前的每部电影一般都分四五个胶片圈,往往这个村放完一圈胶片,就换下来由专门等候的人立即送往另一个村播放。这样一来,一部电影,一个晚上可以在多个村轮番放映。当时,我们戏称这种模式为“轮片”。在“轮片”的间隔,我们这些小朋友会一起在场外四处溜达,或找吃的,或找玩乐的。

小时候,村子里放电影,一般会选择在场地开阔的晒谷场。傍晚时分,管事的村民早早便在晒谷场内选好位置,立起两根大柱子,用绳子将银幕的四个角牢牢绑在柱子的两端。晚饭过后,各家各户爱看电影的村民、小孩便开始行动,把长板凳、竹椅子、小木墩等搬到晒场上,占据最佳位置,等候开始。村里的小孩虽然看不懂电影,但往往是最开心的那一群人。有时候,我们会在大桌子旁转来转去,时不时摸一摸放映机,内心充满了好奇。

天渐渐变黑了,电影很快开始放映。坐在凳子上认真观看电影的一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我们这群小毛孩也有自己的玩法,一般跟在长辈的屁股后面,或看看电影,或跟着谁谁瞎闹一阵。在乡下看电影,一般是没人管的,或大声说话、呼叫,或四处走动是常有的事。

大家最爱看的露天电影有《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上甘岭》《英雄儿女》等。除了在本村,离家十里路之内的地方,我们也会赶着去看。放电影最多的,是村委会大院。记得有一年除夕,村委又放电影,大家早早吃过年夜饭,就齐聚在村委的空地上,没有凳子就去附近的学校里借,看完电影再把凳子还回去。

如今,想看一场电影,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在宽敞的电影院里可坐,可躺;吃的、喝的样样俱全。但露天电影自有它独到的精彩,在我记忆中有着无尽的乐趣和无穷的回味。 (李翠琼)

--> 2025-02-09 (李翠琼)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3242.html 1 露天电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