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症通常会出现口腔干燥、口腔灼热或疼痛、味觉减退或改变等症状。
口干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药物是口干症最常见的病因。据报道,药物引起的口干发病率为10%或更高,64%的口干症与药物有关。
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西酞普兰、氟哌啶醇、苯乙肼等会造成口干症状。
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利血平、胍乙啶等都能造成明显口干症状。它们通过抑制唾液腺的交感神经传递,干扰唾液腺分泌。
α受体和β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分别会选择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干扰唾液腺分泌。
如果出现口干应避免摄入咖啡因、烟草、酒精,以及干燥或难以咀嚼的食物。适当饮水,但应少量多次啜饮,不应大量无节制地暴饮。确保口腔环境卫生,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清洁,对于佩戴义齿的患者应保持义齿清洁,不应佩戴过夜。
适当增加环境湿度,可在室内应用空气加湿器。可以尝试通过咀嚼无糖口香糖、木糖醇,口服含片或酸味和苦味食物刺激味觉来刺激唾液腺分泌从而改善症状。
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改善症状,应及时就医。
(据《北京青年报》 作者 赵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