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的山林没有承包出去,他没有经我的同意就砍了我那么多的树,这笔账怎么算?”近日,黎某与承包商复杂的山林纠纷一案中,位于倒水镇倒水村蛇冲地段的4亩山林被某承包商擅自砍伐,而黎某坚称自己并未将该山林承包出去。经过村级两次调解未果,黎某向镇综治办反映了此情况。
接到反映后,长洲区法院随即连同林业等职能部门、镇包村干部等召集双方当事人,前往争议地进行实地勘查和现场调解工作。经过多轮沟通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并在现场签署了《林地承包合同》。承包商向黎某支付了首期承包金及青苗补偿款,双方矛盾得以解决。
“以往处理这种山林纠纷,不仅要找村委,还要找林业局等部门,跑来跑去很麻烦。现在‘两所一庭一中心’,联合多个部门现场调解,方便了很多,也避免了大家闹上‘公堂’。”倒水村一位村民感慨道。
近年来,长洲区法院主动对接基层解纷力量,以倒水法庭为试点,与倒水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紧密合作,构建“两所一庭一中心”联动调解工作模式,将调解服务前移至群众身边,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联动调解模式运行以来,长洲区法院已联动调解88起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
(蒙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