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远成
那时,我还在村里上小学。元宵节早上,母亲做好汤圆,并盛了一盅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叫我起床,让我给五保户六婆送去。
我说:“我吃了汤圆再送。”母亲不让,说:“谁叫你睡懒觉?”
这时已8点多,太阳升得老高了,我就提着篮子往六婆家里走。六婆和我是近邻,相隔两三户人家,走不几步就到了。她正在门口扫地,柔软的扫把很有次序地在并不脏的地上移动着。我走近前,高声说:“六婆,吃汤圆啦。”六婆停下扫把,堆满笑容说:“阿弟那么早,有心了,你看,转眼到元宵节了。”
六婆紧接着接过篮子,说:“你吃汤圆了吗?一起吃吧。”我说:“家里还有,我回家吃。”说完,转身跑回家了。
我吃完汤圆不久,六婆就把篮子送回来了。她先是多谢母亲一番,然后对我说:“阿弟的汤圆真甜!”我一听这话就纳闷了。
待六婆走后,我问母亲:“阿妈你怎么不买多些糖?我也要吃甜汤圆。”“哪有钱买糖啊?汤圆是做咸的。”
“六婆说是甜的呢。”
母亲一时语塞,但还是强调汤圆都是咸的,我哪里肯信,一个劲地说:“六婆明明说汤圆是甜的。”我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母亲解释说:“家里穷,钱要节省着用啊!买1公斤糖可以买4公斤盐了,糖的用量又多,三四次就用完,将买糖的钱用来买盐,可以吃上几个月。下次,下次再给你做甜的。”
“不行,我现在就要吃。”
母亲劝说我许久,我仍然不听,最后她生气了:“等你挣到钱时再吃吧。”说完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不多久,六婆又来了,她和母亲一起,提着一只篮子。
这时我还在哭泣,六婆一进门就柔声安慰说:“阿弟乖,别哭!别哭!”边说边放下篮子,从里面捧出一盅东西,说:“阿弟,我也送个汤圆给你尝尝。”
我抽泣着问:“是甜的吗?咸的我不吃。”
“甜的,甜的。”六婆连声说。
我试了试汤水,果真是甜的。于是止住哭声,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我虽然是个孩子,但由于母亲刚才苦口婆心说家境,我已相信家里的汤圆都是咸的,只是心里的坎还没过去,现在又顿然明白,定是别家也给六婆送汤圆了,六婆把别家的甜汤圆留给我。
于是我又问六婆:“六婆,您为什么说我送去的汤圆是甜的呢?”她笑说:“你拿来的汤圆我吃着心里甜啊!”
我才明白,原来是这种甜,我做对了事的这种甜,遂觉得自己在新年里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