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景色闻名遐迩,为了感受其雄伟壮观,近日,我和家人一起游三峡。此行最令我们期待的是体验乘坐国之重器——三峡大坝的升船机。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这句话生动地形容船舶经过三峡大坝的两种方式。楼梯是指双线五级船闸,而电梯是指三峡升船机。虽说“坐电梯”的是小船,但在长江上航行的小船,可不是我们平时在西江看到的小渔船,三峡升船机可以承载3000吨级载客1000多人的大船。而我们即将乘坐的经过升船机的游船,有4层高,船体每层可以容纳几百人。
游船在升船机前等待了一会儿后,开始缓缓地靠近那个“庞然大物”。孩子们兴奋地趴到船头玻璃窗台上,大人们则在船舱外的露台占位,游船上的每个人都屏息以待,好奇地盯着游艇逐渐进入一个灰白色的巨大“盒子”里。这是升船机的承船厢,内部长132米,宽23.4米,高10米,四壁井然分布着各种粗大的铁索、逃生用的出口。“在这里就能令游船升起来吗?”抬头张望的游客中,一名年幼的孩子发出天真的疑问。
“电梯”运行的过程,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与结束,我们坐在游艇中,看到升船机内部构造在往水下沉,才知道游艇在不断升起。整个过程十分平稳,没有任何颠簸不适的感觉。刚才提问的孩子,正在和家长做试验,他们在船舷上放一粒竖起的硬币,观察硬币没有受升船机运行的影响而掉落。
直到船头方向的一行浮标随栏杆升起,标志着升船机已经完成任务,游船正式驶离升船机。“哇”,伴随着孩子的惊叹,同船的一些游客自发地鼓起了掌,我的内心感到十分自豪:这就是我们中国制造!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巨大而沉重的船体竟然也能“坐电梯”,中国工匠太了不起了!
傍晚时分,夕阳把长江的江面照得波光粼粼,蜿蜒的江面与两旁青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虽然游船已经驶离升船机,但我们依然站在甲板上不愿回到船舱,还在回味着国之重器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这次三峡之行体验乘坐升船机,是我有生之年很值得保留的记忆。相信对于体验过的人来说,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物理课,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课。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而人类通过智慧,巧妙地运用这些力量去造福自身。三峡水电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祖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它建成了,我们为生活在中国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