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益铭)不负春光,扬鞭奋蹄。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在我市农业农村、茶产业与科技领域的干部职工和相关企业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聚力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六堡茶提质升级,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聚力实干、奋力耕耘,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梧州答卷。
眼下,我市多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地头开展农事活动。“目前,全市春耕备耕全面启动,农资供应及时充足。龙圩肉牛全产业链、红基大棚蔬菜等项目加快建设,思良江、上下小河产业带规划已呈雏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伟宏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重点探索集中流转、代耕代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探索“小田并大田”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推进试点,争取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发展5万亩粮食规模化种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212.5万亩、产量72.2万吨,并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及链条延伸,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岑溪韭菜花、藤县韭黄、蒙山蓝莓等特色产业,加速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力争一季度一产增加值达5.5%以上、全年达4.5%以上。
春风拂山岗,茶园满眼绿。市茶产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本旭表示,2025年,将坚持全产业链思维,制定梧州六堡茶生态示范茶园标准,逐步选树一批“梧州六堡茶生态示范茶园”;建设六堡茶全链条人工智能溯源平台,与标准体系、价格体系实现有机衔接;大力推广“订单茶园”模式,为梧州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今年,我市力争实现适采茶园18万亩,采收茶青7万吨,带动六堡茶产业受益农民33万人,茶农人均增收超3400元,年产六堡茶4.5万吨;力争实现六堡茶产业综合产值300亿元,“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55亿元,并争取进入全国前10位。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我们将强化党建引领保障科技事业发展,以继续实施‘科技先锋’服务产业大行动,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为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军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我市重点产业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广西链主型龙头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推广“梧州市科研众包悬赏”试点工作,推动更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力争2025年促成合作项目10个以上,申报自治区重大中试平台和中试项目5个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5亿元以上。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连日来,在梧州市宏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产品交易中心,水产交易区十分繁忙,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分拣、打包各类水产品,确保新鲜的鱼类产品能够迅速送达市场。梧州市宏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森说:“全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新的一年,公司计划通过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效率与产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强化与周边市场的联系,开拓更多国内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