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木棒是我小时候玩过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也是小伙伴们喜欢的游戏。放学后,一帮小伙伴趴在地上,神情专注地盯着一堆小木棒,比试谁的技艺好,成功了的人,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简单又炽热的快乐。
童年时,我老家后山上长着鸭脚木,木质疏松,适合修制小木棒。我用柴刀砍下一枝,破开分成几十支小木棒,然后用小刀细细地打磨光滑,直到每一根都变得长短一致、粗细均匀。几十支长短匀称的小木棒整齐地放在桌上,我胸脯一挺,一股得意劲儿。
怀揣这份甜蜜“战果”,我召集邻家伙伴来到村头大榕树下,大榕树下成为我们的“欢乐天地”。游戏规则简单而富有挑战性,每人轮流上前,用一根手指或细长竹签轻轻挑起一根小木棒,过程中不能触碰到其他任何一根,一旦失误,便轮到下一位。
我蹲下身子,双手拿着小木棒,深吸一口气,猛地松开手,“哗啦”一声,木棒天女散花般洒落地上,游戏大幕訇然拉开。
秀影总是第一个上场,她自信满满,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看我的!”她轻声说,眼神专注而坚定。轻巧地伸出手指,稳稳地挑起一根小木棒,动作流畅而优雅。成功后,她得意地笑了,那份自信与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我,则更擅长细心观察,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别急,慢慢来。”我安慰自己,心中默念着。我拿起竹签,趴在地上,轻轻探向一支木棒,我的脖颈伸得老长,眼睛眯成窄缝,死死锁住竹签与木棒的细微触碰点。身旁的机灵鬼阿强扯着嗓子喊:“嘿,稳住神儿,可别再栽跟头。”我嘴角轻撇,不予理会,手上动作愈发轻柔,心底默默念叨:“稳住,一定能成功。”好不容易挑起第一根,刚想松口气,哪晓得微风悄然拂过,衣角轻轻一拂,旁边木棒微微一晃。“哎呀,你输啦!”小伙伴们瞬间炸开了锅,嬉笑呼喊声此起彼伏。我气得直跺脚,脸蛋涨得通红,心底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噌”地蹿起,冲着他们嚷道:“哼,下次看我的,保准赢!”
轮到阿强上场,他平日里大大咧咧,此刻却全神贯注。猫着腰,眼睛眯成一条线,舌尖不自觉探出嘴角,紧盯地上木棒。他手持竹签,轻轻探向木棒底部,嘴里还念念有词:“宝贝,跟我回家咯。”小心翼翼挑起一根,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可没过一会儿,他稍一疏忽,碰到旁边木棒,众人哄堂大笑。阿强挠挠头,满不在乎地咧咧嘴:“哎呀,失误失误,再来!”
夏日蝉鸣在枝头纵情高歌,斑驳树影在地上翩跹起舞,我们沉醉其中,全然忘却光阴流转,直至天边被晚霞染得通红,家长呼唤吃饭的声音交织回荡,才心有不甘地收拾家伙。那一地木棒,裹挟着一下午的欢声笑语,被随意塞进盒子,静静等候下一次的狂欢。
挑木棒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更像是一堂生动的课。在无数次尝试与挑战中,我学会如何在失败中寻找希望,在挑战中不断成长。那些小木棒,每一根都承载着童年的欢笑与汗水,记录着那段无忧无虑、充满创意的时光。
(莫耀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