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岚
民族问题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是维护我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党委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中。梧州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持续巩固和发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梧州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梧州篇章。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自身建设。
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抓好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贯彻到研究谋划、落实推进、考核评估等党建工作全过程,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加强力量配备和工作保障,全面提升民族工作能力水平。要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应每年至少安排1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学习研讨,基层党组织应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题学习交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相关课程及培训内容比重应提高。各级党委(党组)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并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和讲思政课制度。
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使之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党的建设中,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五基三化”、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党组织倾斜、优化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和党支部的建设。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全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