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2月26日

课间延长5分钟 学生活动更多彩

梧州市中小学全面实施“课间15分钟”新规

记者 覃竞仪 通讯员 卢钦全 陈啟婷

市第十四中学的学生们进行富有民族特色的跳竹竿舞运动。 (学校供图)

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跳的《博雅特色操》融入划艇动作,增加了运动趣味。 记者 覃竞仪 摄

课间休息时间,市第五中学学生在切磋乒乓球球技。 记者 覃竞仪 摄

在市凤翔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分批进行跳圈子活动,锻炼身体。 唐丽华 摄

本报讯(记者 覃竞仪 通讯员 卢钦全 陈啟婷)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课间15分钟”新规在梧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开学以来,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创新举措,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多起来

据了解,目前梧州市区的不少学校依据新规定制定了新课程表、优化大课间出操时间、整合校本课程。连日来,记者走进多所学校发现,在课间15分钟里,各中小学都纷纷开展丰富的课间“微运动”。

每天上午和下午,市第二实验小学分别设置了总计45分钟和30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涵盖操场、教室、走廊及校园空旷区域。8:20—8:40是手指操时间,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学生们跟随视频指导充分活动手指关节和肌肉,提升身体柔韧性。“手指操活动不仅可以活动手指筋骨,缓解疲劳,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节奏感。”该校221班的陈葆沁同学说。10:20—10:50,各年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轮流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七彩阳光》广播体操;三、四年级学生开展戏曲操;五六年级学生开展《博雅特色操》活动。据悉,《博雅特色操》是该校老师共同创编的,融合了打篮球、划艇、游泳等动作姿势。“这个运动体操做起来新鲜有趣。”“天气冷,跳完操整个人都暖暖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对课间活动的喜爱。

市凤翔小学也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趣味体育活动:高年级学生在室外打篮球、踢足球等,中年级学生在小操场打羽毛球、仰卧起坐等,低年级学生则进行抛绣球、套圈等趣味运动。没有轮到开展户外活动的班级,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在教室下象棋、玩魔方、下围棋等。

在市第十四中学的操场上,伴随着富有节奏的竹竿敲打声,学生们在跳竹竿舞,现场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新规落地后,学生们课间不用着急跑着去上厕所。”一位老师说,课间延长了5分钟,可以减轻学生们卸掉“赶场”的压力,有更充足的时间走到户外活动。

安全管到位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市第五中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大课间这一时段,科学设计活动内容,确保学生达到每日运动目标。

近日,记者走进市第五中学的操场,发现该校的操场上新增了4张崭新的乒乓球桌。课间休息时间一到,乒乓球桌前便有不少学生在“开战”。据了解,为拓宽课间活动场地,学校盘活场地资源,并添置了乒乓球桌、球拍等器材。“新学期开学后,我在课间向同学请教,学会了打乒乓球,现在我们经常一起切磋球技,不仅激发了我对运动的热爱,还交到了新朋友。”初二(11)班游金浚说。

市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容海介绍,课间时间的增多,也对校园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学校增设老师进行动态巡查监管,教务处、政教处、门卫处设监控大屏幕全覆盖管理课间活动,同时建立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流程。

采访中,有部分初中老师坦言,一些学生对课间活动参与度不高。“虽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场地、器材等,但不是所有学生都真正参与了课间活动,一些学生习惯于课间赶作业,最多和同学聊聊天,甚至连走出教室散步、远眺都不太愿意。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念也要转变。”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指导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对学生在课间走出户外的教育引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2025-02-26 记者 覃竞仪 通讯员 卢钦全 陈啟婷 梧州市中小学全面实施“课间15分钟”新规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210.html 1 课间延长5分钟 学生活动更多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