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2月26日

AI融入教学 助力师生成长

梧州一中教育集团打造AI赋能教育新景象

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杨靖 李霖

梧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引入了AI卡通数字人。 (学校供图)

本报讯(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杨靖 李霖) 近年来,梧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创新将AI深度融入教学全环节,探索应用“双智平台”、数字技术设置跨学科任务、“数据驱动评价”等,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发展。

据悉,“双智平台”是指“桂教研应用”(简称“AI研课”)和“智慧研训”平台。该集团老师借助“双智平台”,实现教学流程的智能化与高效化。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堂课为例,上课前,数学组老师们应用“智慧研训”平台来精心备课。备课组的8位老师在该平台上同时标注教学重难点,平台马上生成教学详细流程图,还能检查流程是否存在逻辑问题。上课时,“AI研课”全过程检测课堂,并给出智能优化建议。课后,平台生成“ 课堂诊断报告”,从老师提问质量、教学节奏快慢,到师生互动次数、知识被学生吸收的情况等,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都有了量化的图表展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资源开发利用和传统文化教育是两大难题。现在,该集团联合广西区内外8所学校共同开发“桂风·粤韵”特色文化课程,借助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数字技术,通过设置跨学科任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实践活动。在“讲好‘非遗’梧州桑寄生茶的故事”课程里,课程开发的老师以“梧州桑寄生茶的创新传承发展”为真实场景,巧妙地融入了AI技术,为学生展示了桑寄生茶的虚拟种植、采摘和制作过程。学生陈泊铖表示,通过AI技术的辅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梧州桑寄生茶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学会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去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

在AI技术与日常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该集团坚持以“数据驱动评价”,储存100多个教学视频切片,生成92份AI诊断报告,打造24节精品课。由该集团办公室主导创新打造的“AI数据循证助力课堂行为改进”精准评价模型,入选了2024年自治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 2025-02-26 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杨靖 李霖 梧州一中教育集团打造AI赋能教育新景象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215.html 1 AI融入教学 助力师生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