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四川阆中,一代代皮影戏艺人将传统艺术瑰宝薪火相传,延续至今。阆中皮影戏流行于以阆中市为中心的南充、广安等川北地区,影人所演剧目多为历史、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川北“王皮影”。清代康熙年间,王氏家族中的王元胜创立川北“王皮影”,汲“雕”“剪”“绘”“刻”等技艺之精要,融川北风情民俗之意趣,传承至今已350余年。生于1965年的王彪是川北“王皮影”的第七代传人,也是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彪自幼随祖父王文坤苦学表演皮影戏、雕刻影人等技艺。20世纪80年代,他随祖父走南闯北演出。2000年,王彪在成都皮影收藏家赵树同的支持下,把妻子和两个师兄弟从阆中接到成都,重新组建皮影戏团,开始在成都的公园、学校等地表演。渐渐地,川北“王皮影”的名声越来越大。2004年,王彪携戏团回到阆中,创办“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在阆中古城表演。
在王彪的坚持努力下,“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演出剧目越来越多,人员不断发展壮大。王彪结合迪斯科舞曲元素,推出剧目《迪斯科》;结合卡通元素,推出剧目《小猴摘桃》;结合革命故事素材,推出剧目《飞夺泸定桥》……一个个新鲜的剧目登台,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除在国内表演外,艺术团先后在欧洲、北美洲、东南亚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近年来,活跃在表演一线的王彪等阆中皮影艺人不断丰富皮影戏剧目,致力于将皮影戏从单一表演拓展为集展览、教育、文创于一体的综合业态,让皮影戏艺术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图文据新华社 记者 沈伯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