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01日

227项改革铺就便民利企“高速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刘钊夏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刘钊夏

编者按: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梧州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坚持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连续四年实施“科长改革创新工程”,推动46个政务服务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抓改革,实现政务服务效能翻倍,助力梧州市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被《广西日报》刊载推广,现予以全文转载。

在梧州,46个职能部门的“科长改革专班”,100多名科长利用227项便民利企改革举措,缩减审批流程,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劈”出一条抢跑赛道,铺就了一条便民利企的“高速路”。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梧州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坚持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连续四年实施“科长改革创新工程”,在不增编制、不换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科长服务一线、熟悉业务的优势,由科长主导、团队推进并落实改革创新举措,推动46个政务服务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抓改革,实现政务服务效能翻倍,推动梧州市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去年梧州市政务服务办件量175.5万件,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5.1%,市本级办件实际提速率64.1%,1个工作日内办结事项达1417项,即办事项1341项,政务服务非常满意率达99.99%。

发挥科长优势,打好改革“主动仗”

“只需一个小时,我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公章,还办好了税务、社保和医保登记。”近日,22岁的广西艺术学院毕业生钟小姐看着手中的一系列证件,满脸惊喜:“一开始我还担心创业手续繁琐,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妥了。”

这得益于梧州市行政审批局推出的“大学生创业一件事”服务。通过整合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等多个服务环节,梧州市简化流程,缩减办理时间和材料,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审批科科长李琳深知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在她的协调推动下,该局联合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人社局、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跨部门联办”机制。八项服务一并办理,确保大学生创业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多项手续。

该服务方式彻底改变了大学生创业的传统流程,从“跑多个窗口、办多次手续”到“一窗通办”,简化了复杂的政策信息和繁琐手续,有效解决了创业服务中的痛点和堵点。

“科长改革创新工程聚焦政务服务改革,旨在通过熟悉业务的科长进行团队协作,确保改革措施高效落实。”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黎威君介绍,通过“改革创新大家谈”“政务微课堂”等学习平台,定期举办业务讲座,让各科长分享改革经验和方法,帮助团队不断提升改革执行力。

不仅如此,梧州市还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聚焦多个领域进行改革突破,在经营主体登记、投资项目、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码上告知”“独任制审批”和“行政许可样板间”等创新改革项目,已成为全区首创,推动了全市政务服务提速。

融合促发展,下好创新“先手棋”

2月19日,万秀区宝石梦创园的经理李立拿到了该项目工业厂房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以前是我们追着公章跑,现在是批文推着塔吊转。”他翻开施工日志,被红笔划去的“等待期”足有10页。

“不是建得快,是审批流程在减缩。”在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3楼,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建设交通科科长陆贤浩的电脑桌面很干净,唯有一张对比图很显眼:左边是2019年某项目审批的上百页的材料,右边是如今薄如名片的电子证。“每砍掉一道手续,工地塔吊就能多运转30圈。”他向记者介绍。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在2023年8月推出了新版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新版许可证将旧版的正、副本合二为一,简化了审批流程和现场勘验环节,同时提供了“一对一”精准指导服务,将预售许可的办理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整体效率提升了80%。近两年来,梧州市发放了预售许可证111张,为58家企业解决了困难。

“推动改革的关键在于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该局投资项目审批科科长张讳说,通过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向发力,梧州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掀起了创新热潮。

在产业发展方面,梧州首创“承诺即开工”政策。改革从1.0版本升级至4.0版本,结合“承诺办+并联办+快审快批”组合拳,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截至目前,累计推动总投资793.7亿元的97个项目直接落地,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该市还创新建设了政务服务增值服务专区。通过对14项重点企业服务事项的梳理和整合,实施“一类事一次办”改革,推动了企业分支机构和连锁门店的批量办理,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目前,增值服务专区已处理业务5431件次,为企业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服务。

在群众服务方面,该市推出了高中和中职教师资格认定的“专窗通办、全程网办、不见面办、即来即办”四办服务,5000多名准教师及时领取证书。同时,梧州在苍梧、藤县和蒙山的乡村推广“帮办代办”服务,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宅基地审批、特困人员救助等事项,已累计办结1200多件,极大地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赋能,走好服务“升级路”

23时许,梧州奥格森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的机器还在轰鸣。公司副总经理吴婕手机突然震动,短信显示——公司账户竟突然多出10万元。

吴婕愣了一下,反复读了几遍短信内容,确认不是诈骗信息,这才想起不久前她在广西惠企惠民政策兑现平台注册过企业信息。原来,这笔奖励资金就是梧州市政府部门发放的专属“红包”。

“没有申请,政策红包就这么到账了。真是太方便了!”吴婕欣慰地说。

这项“免申即享”的政策服务背后,是梧州市政府部门的攻坚克难和协同努力的结果。面对企业多头跑、材料繁琐的问题,去年,该市率先推行了财政奖补类惠企政策的“免申即享”,省去企业繁琐的申请程序,直接将资金拨付到位。

“打破数据壁垒就可以让政策主动上门。”在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6楼,信息化建设科科长邓钊华面对满屏数据的电脑,认真地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比对。“我们的目标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

依托信息化建设,梧州市实现了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无缝融合。多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让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上线城市级政务服务智能助手“梧智通”,帮助市民和企业快速获取信息,避免了以往繁琐的查询过程。而12个关键事项,包括危险货物装卸和过驳作业许可,也实现了智能审批,企业办事不需要提供繁杂的材料。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梧州市也做出了创新突破。在与广西13个设区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和广东5市实现了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2024年,梧州市共完成跨省交易项目39个,总金额25.48亿元,节约资金1.94亿元。

不仅是企业,普通市民的获得感也不断提升。该市在全区率先实施的“免申即享”生育津贴,让申请人不需跑腿,轻松办结;退休人员的“无感认证”政策,更是让2万多名退休人员无须繁琐认证,就能准时领取养老待遇。

(转自《广西日报》2月26日报道)

--> 2025-03-01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刘钊夏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414.html 1 227项改革铺就便民利企“高速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