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01日

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助青少年心理健康

——记全国人大代表、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兼高压氧科副主任、内科主任医师钟灿

本报记者 祝琳

本报记者 祝琳

2月24日,星期一。一大早,市红十字会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便人头攒动,门诊部主任兼高压氧科副主任、内科主任医师钟灿步履匆匆走进办公室,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从医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一线的钟灿深谙基层医疗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在履职期间多次深入代表联络站、社区、基层卫生院等地,开展调研走访,倾听基层所想、群众所盼。

“在与基层医护人员的交流中,我注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才短板、人才流动机制缺乏长效性、基层人员培训机会少、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钟灿表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此,她大力倡导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通过“上派进修、下沉帮扶”,选派专家下沉帮扶基层,接收基层骨干到上级医院轮训,使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钟灿带着基层的期盼,准备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的建议》。“建议健全基层服务期制度,制定人才流动规范,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医生培训,优化双向流动机制。”钟灿希望,通过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动更合理高效,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基层人才保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是钟灿履职以来一直关注的领域。“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数据表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社会、家长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知也不够到位。”钟灿坦言,许多孩子因为缺乏早期干预,心理健康问题被耽误,加之治疗费用较高、治疗疗程较长,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这些孩子不仅需要医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爱。”钟灿已连续两年向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值得欣慰的是,相关建议全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和答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阵地、队伍也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市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个、城区中心3个、县(市)中心2个,各中小学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聚焦民生关切,传递百姓心声。今年,钟灿又带着新的调研成果,计划向大会提交《关于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费用渐进式纳入医保的建议》。“希望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渐进式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相关项目有序纳入医保,先从一些比较需要的、容易做的筛查项目做起,特别是要保障偏远地区、困难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项目优先纳入医保,逐步扩大项目、覆盖全国,切实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瓶颈。”钟灿对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充满期待。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回顾两年来的履职历程,钟灿感慨万千,“虽然履职过程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履职宗旨。我会继续努力,为梧州高质量发展代言、为民生福祉发声,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 2025-03-01 本报记者 祝琳 ——记全国人大代表、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兼高压氧科副主任、内科主任医师钟灿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419.html 1 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助青少年心理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