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04日

■ 健康科普

妊娠遇上高血压怎么办

文哲

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可能对孕妇的健康产生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如何正确预防和妥善处理妊娠期高血压?本文将进行一些相关解读。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且在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的临床病症。这种血压升高通常不伴随蛋白尿,需时刻警惕,以免转化为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对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肝细胞损伤、血小板减少和溶血)及其他并发症的统称。

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严重影响,进行专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类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但有研究表明,可能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虽然不能完全防止妊娠期高血压,但了解此疾病及可能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首先,孕妇的生理变化,特别是血管的扩张和血流量的增加,是导致孕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期间,如果孕妇的血管无法做出相应的扩张来适应血流量的变化,就可能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其次,孕妇的免疫状况改变也会影响血压。在妊娠期间,为了保护胎儿,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血压的调节。

此外,遗传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表明,家族中有高血压史的孕妇,存在较高的妊娠期高血压风险。

除此之外,炎症反应和内分泌改变也可能是高血压发生原因。孕期女性在激素水平、体格状况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可能会影响血压。在怀孕过程中,孕妇体内会产生大量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血管的功能,也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心脏疾病也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心脏负担增加,可能会导致孕妇血压上升。

年龄方面,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孕妇和青少年孕妇,由于生理机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高血压的风险比适龄孕妇要高。

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是否抽烟饮酒、体育锻炼等,也会影响血压水平。体重过重且增肥过快的孕妇,体内盐分和水分的储存量通常较高,这可能导致血压上升。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孕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肌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等病症,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妊娠期先兆子痫或子痫。

对胎儿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胎盘血流不足,宫内供血减少,妨碍胎儿的正常发育,可能引发胎儿发育迟缓、宫内发育不良、窘迫甚至死亡。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如早产、胎盘早剥以及严重的子痫前期等。对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还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管理

立足预防和管理,能有效降低孕妇的发病率。

首先是生活习惯的调整和改善。孕妇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当地运动,如散步和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

定期的产前检查和血压监测至关重要。如果孕妇确诊妊娠高血压,医疗团队会按照当前最有效的医疗准则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管理过程包括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依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按时段调整。

妊娠期高血压如何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定期监测和特殊护理等。

保证充足的休息非常关键,孕妇每天至少需要8小时的睡眠,并在白天进行适当的休息。平衡饮食,尤其是减少盐分摄入。适当运动。

定期监测是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的重要环节。孕妇需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并定期向医生报告血压读数。若出现任何不适,如头痛、眼花、呕吐或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特殊护理包括避免任何可能引发血压升高的情况,如避免接触可能引发应激反应的环境,并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文哲)

--> 2025-03-04 文哲 ■ 健康科普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531.html 1 妊娠遇上高血压怎么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