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芳兰
梧州具有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我们要将其充分保护、深挖内涵,合理开发、整合利用,让名人资源活化起来,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在文化自信中彰显城市魅力。
提高重视,加强对梧州历史名人文化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深挖史料,完善历史名人史迹资料的收集归档。梧州名人文化资源丰富,要深挖梧州名人文化史料资料,认真梳理梧州千百年来名人事迹,进一步传承弘扬梧州文脉。可以通过书籍、史料、学术论文、档案记录、报纸和杂志文章等资源进行综合梳理,也可以考虑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史料,以提供更全面的研究视角。
盘清底数,梳理地方历史名人代表性建筑。弘扬名人文化精神,一定要有实体建筑作为载体和依托,通过开展名人故居或相关建筑的盘查工作,将对后续的文化保护修缮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要对名人文物、珍贵资料进行详细梳理,对珍贵名人文物资源采取溯源保护行动,全面准确地将文物信息登记在册。
研究阐释,做好梧州名人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要深入挖掘历史名人对梧州的贡献和价值,做好相关理论阐述和研究。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拓宽研究渠道,提高对梧州名人文化的影响力。
讲好梧州名人文化故事,借用新兴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度
提炼名人文化精神内涵,讲好梧州历史名人文化故事。对梧州影响重大的历史人物有赵光、牟子、陈钦、士燮、关冕钧、李济深等,还有近代在梧州出现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周恩来等。因此,要深挖梧州的人文精神,提炼不同时期名人的文化内涵,讲好梧州名人文化故事,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实施新媒体传播工程,加强对历史名人的宣传策划营销。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拓宽传播范围。通过举办与历史名人相关的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展览等,吸引游客参与,增强宣传实效。还可以鼓励本地群众参与历史名人的文化旅游推广,为外地游客讲解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要善于对名人文化进行策划营销,深入挖掘历史名人的故事,提炼出最具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元素,推广历史名人的影响力。
借助数字化高新技术,推动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激活文化活力。开发数字化教育工具和应用程序,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自动解说服务等。通过这些数字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保存和传播历史名人文化,还可以吸引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让他们以新颖的方式接触和了解历史名人文化。
开发名人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打造文旅发展新格局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升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要争取资金投入用于一些文化名人故居环境的升级,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到名人故居的保护之中。如可以联系名人后人、当地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等参与募捐,建立专门用于文化名人故居开发的基金等,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同时,对于名人故居附近的景区,也要进行基础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如因地制宜从名人故居、景区和附近的餐饮、住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业态升级,着力提升文旅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
利用名人宣传效应,与自然景观联合打造名人文化主题活动场所。针对当前梧州名人文化场所不多的现状,可以将场所资源进行整合,推进名人故居与自然景观、主题公园等深度融合开发,让独立的个体空间变成多元化的活动空间,实现资源展示与空间利用的有机统一。梧州可以在现有的公园内部,引入名人文化展馆,为公园增添历史的厚重和人文内涵。同时,也要鼓励对历史名人故居进行活化利用,如转变为名人博物馆、名人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或者发展文化创意、体验、研究及休闲旅游等新业态。
拓展文旅研学功能,打造“旅游+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路径。要合理规划积极整合名人资源要素,将名人故居资源置于当地人文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开发名人故居景观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名人效应的人文旅游品牌。可以开发与历史名人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手信纪念品、文创产品、主题商品等,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提升研学的趣味,设置文化打卡点。可以邀请旅行社等单位,开发亲子游、夕阳游、研学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还可对接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在名人故居周边开展研学活动或系列休闲文化活动,形成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体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