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05日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基础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和物质基础。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实践路径。一是要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和学理分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二是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宣传教育,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和行动指南。三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挖掘与传承历史文化。通过加强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展现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形成的共同历史记忆和集体认同。如,梧州作为岭南文化古郡,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通过深入挖掘梧州的历史文化资源,编纂地方志、举办文化节、建设文化博物馆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促进交流互鉴。搭建多元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鼓励各民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三是推动文化创新。在保持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大活力和文化支撑。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二是推动产业升级。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如,梧州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实施“东融”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依托梧州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是加强区域合作。要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参与区域间开放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保障体系,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成果,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

--> 2025-03-05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4591.html 1 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基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