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萌发,风拂云山千重锦,春染梧州万卷诗。欣赏春天的美景当然是一件赏心乐事,而在春夜里品茗会友更是一件雅事。
一个春天的雨夜,我约上好友数人到农家乐园的茶馆坐坐,闲话日常。这间很别致的茶馆竟然就叫“春雅”,门楹上一副对子:花遇春风香自浓,人至无求品自高。且不说门联的格律平仄对仗与否,只要看到这温婉的字眼。想想,心里就溢出缕缕春茶的清香。
这间娇小玲珑的茶馆,满室都是春天的气息。窗外,青青的竹篱绕,山涧细细流淌。屋里,木格子隔开青黄的竹墙,泥巴抹糊的墙上挂着斗笠、蓑衣和稻穗,墙角置放现代人已经不多见的纺车、石磨。檐下滴春雨,庭前桃花开过梨花开。
人间有仙品,茶是草木珍。山间乃是人家,芳香嫩蕊黄芽。饮茶是贴着春的体温抛去所有世事烦扰,让心情从容。
不知几时雨歇,月儿从薄薄的云朵中探出个头来,一睹这人间春夜品茗的乐事雅事。温柔的灯光充盈一室,茶几上一炉一壶和几只茶杯盛满了春意。音箱里的古琴声低沉优雅,琴声应和着长一句短一句的虫鸣。抬眼看去,玲珑的灯笼里散发出悠悠的光。人们一边品茶,一边开心地聊着细碎日常的事,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风轻云淡。春月的清晖又美又静,又柔软,几朵云彩飘过。
温婉安静的茶娘低眉拈茶,悬壶高冲,气定神闲地将紫砂小壶用开水一点一点地烫开。炭的微火舔着陶瓷的茶煮,一点一点化为灰烬。围炉煮茶,炉火温暖。茶茗的清香和水汽袅袅、氤氲弥漫,并不浓烈,若隐若现,在眼前缭绕。久旱而春临的夜雨伴着耳边的轻音乐旋律,让人很想留住眼前的一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几个汉子“附庸风雅”地凑上去,一块和“茶博士”比对着茶叶的品位:普洱、龙井和大红袍、金骏眉以及正山小种系列红茶算是广谱的,耳熟能详。而本地产的绿茶、六堡茶也毫不逊色,只是味道不同而已,就像兰花的品种之多一样。龙井是上品,叶子抖进去水色不变,但清香早已渗透。普洱,则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味重色重。而本地的“岭鼎玉剑”色泽翠绿,肉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大有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气势。茶的多项选择,并没有什么标准,只是喝茶人的称心如意而已。
这时,茶汤端上来了,心也进入禅的境界。茶清香馥郁,刚才还是清澈的泉水,少顷就变成了初春的颜色。茶娘一小杯一小杯地递上来,后来,我们这几个粗俗的汉子等不及,干脆换上玻璃杯好解“牛饮”的痛快,让茶娘泡上茶叶浇进煨开的水。茶茗入口醇厚回甘,滋味陈香,舌尖上味蕾得到最大的快乐,对我们来说是另一番酣畅。
就这样,我们在品饮香茗时也品味着光阴的故事。岁月中,有那么多美丽的故事,在品茗时可以一一回味,快乐的,悲伤的,似乎都在此时,变成了一朵朵花,镶嵌在一路前行的岁月。藏在岁月里的故事,终将与月光和花香一起,酿成醇醇的酒,芬芳后来的岁月。无论哪一种生活,希望我们始终在回望时,记忆里有淡淡的花香。细细碎碎的日子里就这么一路芬芳。
我们边聊边欣赏杯中物。只见茶叶慢慢松开,像树叶一片片落下,等着杯中水凉下来,茶茗的香味才像藏在水底的金鱼悠游而出。这些让我顿感到一杯茶从下茶叶到茶水微暖再到清凉,那就是四季——下茶加水,仿佛春种;茶叶次第开片,仿佛夏至;茶香溢出,仿佛秋收;茶凉,一杯安息,仿佛冬藏。漫漫人生,其实也是一杯茶的工夫。
开门七件事,柴米盐油酱醋茶。生活起居是实实在在的“大俗”,而品饮香茗则为“大雅”。朋友围坐,灯火可亲,一壶茶,就是最美的味道。
品茗让我感触良多。此时,人的内心平和下来。茶叶在上下沉浮,起起落落,人生莫不是如此。有欢喜,有忧伤;得与失,舍与得,总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