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坚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为有效、更优环境、更实责任来抓招商,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从而避免“内卷式”竞争和“血拼”政策。
当前,各地市之间的招商竞争异常激烈。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已成为各地普遍共识。
毕竟,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在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235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451.1亿元,新引进强优企业24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0%,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虽然去年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发展中,梧州还需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精准度与实效性。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今年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为贯彻落实广西“新春第一会”精神,市领导迅速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聚焦重点区域,多次带队赴广州、上饶、南宁等地考察学习,拜访对接企业,会见客商,叩门邀商。
不仅如此,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带头跑企业、谈项目,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带队外出招商,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务实高效的行动推动招商引资“质效双升”。
在此基础上,2月26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招商专班召开第一次会议,围绕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开展探讨交流,并就专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提出,要坚定大抓招商、狠抓项目的态度和决心,充分发挥分析研判、组织协调、要素保障、督导考核四大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推招商工作高效开展。
可以说,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全市上下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火热气象。
招商引资向来是谁使命意识越强、花费精力越多,谁的收获就越大。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招商引资已从单一的政策优惠竞争,升级为制度环境、产业生态、数字治理、情感链接的复合型竞争。我们只有坚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为有效、更优环境、更实责任来抓招商,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从而避免“内卷式”竞争和“血拼”政策。
我们要落实书记市长服务重点企业“直通车”制度,实行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一企一策”制度,强化以商招商,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梧州临港经济区、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为招商“主阵地”,加快构建“1+1+3”招商体系,强化产业招商工作专班作用。
我们也要聚焦大湾区产业协作,辐射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靶向招商,打造“梧现商机”招商品牌系列活动,对接一批新能源制造、高端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并持续优化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链主企业”等场景招商模式,串联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新动能,让企业来梧投资看得明、有回报、强信心。
我们更要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在政策上突破,在方式上改进,以服务保障产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群众急难愁盼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工作,积极主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构建更加规范、高效、公正、具有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我们必须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发扬“敢快干”作风,大力营造“比”的氛围,强化“拼”的意识,鼓足“跃”的劲头,晒出“升”的成绩,让更多企业在梧州大胆投资、放心发展,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