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办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增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党员需求。教育重在入脑入心,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训,破解“漫灌”困局。
党员教育培训,历来追求“因事而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只有精准滴灌、靶向施策,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策,按需施教,学用相长。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地方党员教育培训中仍然存在“满堂灌”“大锅饭”“一刀切”的老套路。有的不注重区分对象,搞“万能模板”;有的培训内容大而化之,不传授方式方法;有的培训方式单一,对不同党员群体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考虑较少……凡此种种,忽视党员个体的差异性和组织的实际需求,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陷入“雨过地皮湿、走过没停留”的尴尬境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教育培训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根据农村、城市、党政机关等不同领域党组织主责主业和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党员现实需求,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理清党员教育共性和个性清单,切实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道方子治一样病。在教学培训方式上,要创新沉浸式、情景模拟等多元化、多样化培训方式。在教育培训内容上,坚持“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结合个人成长需求,合理制定“课程菜单”,精心确定培训主题,开展“个性化”培训,分类分级开展教育培训。要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定期对党员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为党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抓实每一项工作,考验着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党组织书记的担当。各级党组织都履职尽责,党员教育就能有序推进,不挂空挡,否则难免存在上热下冷、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党员“学”与“做”的督促检查,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敷衍应付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纠正,防止做表面文章。党组织书记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常抓不懈,将党员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