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13日

■ 梧州历代诗词鉴赏

寓情于物,清逸高妙

——清代诗人苏梦堂诗《晚梅》赏析

吉 云

晚梅

(清)苏梦堂

任尔东君着意催,含情未许蝶为媒。

美人歘见惊何暮,高士相寻讶不来。

雪满山中还蕴藉,月明林下尚迟徊。

爱他一点春消息,留与群芳作伴开。

——选自《梧州历代诗词选》

作者苏梦堂是清代藤县(今广西藤县)人。嘉庆副贡,曾在北流、富川、桂平任教职。荣归故里后,握管著书,但经咸丰及宣统末年两大兵焚,其诗仅存《梅花百咏》。

从《晚梅》诗题和体裁看,这是一首七律咏物诗。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它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被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凌寒独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的象征。

首联“任尔东君着意催,含情未许蝶为媒”,联中“东君”指传说中的太阳神;“含情”指怀着深情,这里意为“羞答答的”;“蝶为媒”指蝴蝶作为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媒人)。全联是说不管东君(太阳神)如何热情催促,羞答答的晚梅就是不应允蝴蝶作媒让其“出嫁”。此联开门见山,用拟人的手法点明题意晚梅,用“晚梅”比喻美人(隐士),突出美人(隐士)的清高孤傲形象。

颔联“美人歘见惊何暮,高士相寻讶不来”,联中“美人”指美貌的女子;“歘”是快速之意;“高士”指品行高尚的人;“讶”是意外之意。全联是说美人忽见晚梅也会惊讶它为何这么迟还不开放;寻找志趣相投的高士也会意外为何自己没有到这里来与它相会。该联表达对晚梅孤傲绝尘,坚守寂寞,却羞于与千花争春,只愿做出世隐逸的美人品格的称赞和向往。

颈联“雪满山中还蕴藉,月明林下尚迟徊”,联中“蕴藉”指深藏不露;“迟徊”同“迟回”。全联是说当雪满山中的时候,晚梅还是深藏不露,没有绽放的消息,到月明林下的时候,晚梅仍然迟迟没有回应开放的消息。此联通过山林中雪、月景物随着时间更迭已发生变化,但晚梅依旧,突出晚梅迟开的个性和形象,让人如临其境,为晚梅着急。

尾联“爱他一点春消息,留与群芳作伴开”,联中“他”指晚梅;“群芳”指百花。全联是说喜欢看到晚梅迎春开放的风姿,让它与百花一样绽放,突出作者渴望人才(隐士)都能乐于奉献,并有公平发展平台的强烈愿望。

全诗托物言志,寓情于物,作者成功地运用拟人手法,以梅花比喻隐士,将梅花人格化。用“晚梅”表达作者对隐士同情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人生追求,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是一首咏梅的杰作。

苏梦堂,勤奋读书,知识渊博,《梅花百咏》诗作清秀精辟。《晚梅》不见一个“梅”字,艺术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描写、对偶等手法,出神入化地道出了晚梅“迟开”的形象和神韵,反映其追求高洁清寒的高尚人品,诗文造诣颇高,格调高雅。一梅百咏,以字画梅,朴质清新,心志晶莹,如甘露、似琼浆,润心田、葆本真,巧妙借用了历史典故,突出梅花形象。

--> 2025-03-13 ——清代诗人苏梦堂诗《晚梅》赏析 ■ 梧州历代诗词鉴赏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5062.html 1 寓情于物,清逸高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