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周月燕 何红林
近日,走进苍梧县温氏家禽有限公司的上塘肉鸡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劲气息扑面而来,一幢幢智能化鸡舍整齐排列,智能喂料系统精准投放颗粒饱满的饲料,温湿度控制系统实时调节环境参数,工人们抓鸡、转运、称重、装车,动作娴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基地负责人苏剑挥介绍,该基地近期获得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认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基地通过“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投身发展肉鸡养殖,为当地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让农户在家门前就业。
近年来,苍梧县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为抓手,把抓党建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积极通过党建引领、矩阵建设、靠前服务等方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引领拓宽“朋友圈”
苍梧县整合优势资源,联动企业发展,加速产业集群集聚,指导14个六堡茶行业协会商业党组织联合组建六堡茶行业党委,组织9个涉茶涉企部门及13个茶企党组织共同开展六堡茶产业党建联建共建,把党组织“建”在六堡茶产业集群上。
该县还通过开展各类招商推介会、农展会等活动,吸引资本投入该县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尤其是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举办的“苍梧六堡茶 香飘大湾区”品鉴推介会,助推该县与广州茶业协会签订共同推进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该县累计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茶企11家,湾区认证茶企1家。
矩阵聚力打造“品牌圈”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品牌打造、设施升级等重点环节,苍梧县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举办绿色食品认证、品牌建设等各类专题培训及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持续强化农业企业品牌意识。
去年,该县新增广西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3个,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16个,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24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涵盖六堡茶、水产、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
靠前服务扩大“辐射圈”
为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共融”,苍梧县建立“书记带头、党员示范、全员参与”的服务模式,紧扣大湾区市场需求制定《苍梧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一批产业载体。
同时,该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落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抓十强”措施,引导全县1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携手8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基层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种植优质稻30万亩、蔬菜16万亩、水果15.5万亩,建成20.5万头生猪生产基地,产业覆盖2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