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俊杰)在岑溪市筋竹镇,一把丈量土地的卷尺、一本记录诉求的笔记本、几把简易凳子……这些简单的物件搭建起的“田间调解室”,成为民警调处村民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
近日,筋竹镇的陈先生与邻居因稻田界址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当地派出所民警李金锋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到达后,李金锋先是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待现场的紧张气氛缓和后,便仔细询问并记录下双方陈述的情况与诉求。他循序渐进地讲情理、摆道理、宣法律,逐步使双方增进理解。随后,民警拿出卷尺,实地对稻田界址进行测量。最终,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
春耕时节,土地使用、水利灌溉等问题容易引发邻里矛盾。“岑溪市公安机关创新推出‘田间调解室’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将调解阵地前置到田间地头,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岑溪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岑溪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行“警格+网格”融合联动与多元共治模式,以“田间警务”为着力点,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把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精准送到田间,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平稳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岑溪市公安机关依托“田间调解室”已成功化解涉农矛盾纠纷1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