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17日

重实效,别做“表”面文章

初 恒

日前,《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基层,各类统计报表多如牛毛。不久前西部某省排查街道(乡镇)、村(社区)两级承担的报表台账发现,需要乡级填报2200多种、村级填报90多种报表台账,仅一个部门就有20个报表系统、500多种报表、9000多个指标。因填送各种报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不少基层干部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他们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填表的路上,忙得焦头烂额,却离群众越来越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近年来,基层报表负担重成为当前困扰基层干部的突出问题,各种总结、报告、进度表无穷无尽,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有的基层干部抱怨,每天需花半天填表,手机里四五十个工作群的消息不断弹出,临时报表“上午发下午要”再正常不过。

报表泛滥,其背后的症结,既有政务数据处理方式滞后、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也有统计工作随意无序等原因,许多报表重复报送、多头报送、流程混乱,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有的地方开展工作,乐意“总结”,依赖“数据”,动辄建立数据台账,一味地强调痕迹而忽视实绩,落入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怪圈。还有一些地方喜欢做“表”面文章,以表格论英雄,以材料厚薄衡量工作成效……凡此种种,让不少干部穷于应付,被困在报表里。许多报表填完后被束之高阁,成了“纸面文章”。“表格”困境不仅挤占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时间精力,更异化了政策初衷,背离为民办实事的初心,损害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了完成填报任务,有的基层干部可能敷衍了事,甚至数据造假,“表格”上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工作质量,甚至会影响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从精文减会,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对整治形式主义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些地方措施精当,成效明显。但也有一些地方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未能深入触及问题实质。应当看到,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并非一日之功,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让基层干部从各类报表中解脱出来,就得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基层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避免重复填报。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探索破题之道,建立“一表通”平台,实施“一表制”填报制度,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此外,还要为各种考核“瘦身”,不以材料论优劣,激励基层干部实干担当、脚踏实地,形成重实干、重实效的考核导向,让基层干部逐渐摆脱填表格、做台账的繁重任务,轻装上阵,多深入基层,走到群众身边,腾出手来为群众办更多实事。

--> 2025-03-17 初 恒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5220.html 1 重实效,别做“表”面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