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由于受制于土地、政策和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农产品种类单一、项目投资大、收益低、技术落后、农户发展产业意愿低等现象,限制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要助力农村短板产业“补链”。农村短板产业问题在“短板”,如缺技术、缺资金、缺设施、缺人才、缺供销链等,各地农村短板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不尽相同,但都迫切希望得到帮扶,帮扶得当,经过农民自身努力,短板产业有可能发展成强势产业。对于短板产业,要“对症下药”,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在求新求变中乘势而上,为短板产业注入“新质”力量,逐步变短板产业为优势产业。
其次,要助力农村优势产业“延链”。要在“延链”上做文章,下好“大局”棋。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农村优势产业的“头雁效应”和“辐射效应”,探索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村优势产业集群成“链”,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再次,要助推农村传统产业“升链”。做好传统产业“升链”,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慢作为,更不能一味追求上规模、赶速度,要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打牢传统产业根基作为“升链”的起点,通过新理念指引、新政策宣传、新技术指导,合力攻坚,促进资金互补,抱团发展。要充分运用好“科技”这把金钥匙,将科技元素植入品种品牌选育、供销等各环节,用科技力量打造新农活、新农具等减轻劳动强度,拓展创业就业空间,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