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村里和陈大妈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周。我觉得种菜、种花这些简单的工作,我应该能胜任。我对开启这段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充满了期待。
入户第一天我就了解到陈大妈家有一块地用来种植花生,这段时间正好是种植花生的季节。我便迫不及待地缠着陈大妈教我种花生。
为了能够跟随陈大妈种植花生,我早上七点就起床。只见陈大妈笑眯眯地从柜子里取出一兜花生,递给我说:“来,先剥壳,选择饱满的花生粒。”我接过花生,心想“这个太容易了吧”,我立马拿起一颗花生,手指狠狠在壳上一掐,只听“啵”的一声轻响,粉色的花生便蹦了出来,像一个个调皮的粉色小精灵。不一会儿,笸箩里便堆起小山似的花生。我拿起来一颗,和陈大妈说“看起来好好吃”,我准备往嘴里送。“哎呀,不要吃,这是种子。”陈大妈急忙阻止我。陈大妈告诉我这些花生种子是生花生,容易发芽,一般不用于食用。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拎着挑好的花生,我扛着锄头跟在陈大妈身后,一步一个脚印往田间走。我不禁深吸一口气,大自然蓬勃的生机让我心旷神怡,心中满是对接下来劳作的憧憬。
到了地头,陈大妈为我示范如何挖地垄。她双手紧握锄头,锄头的刀面呈45度角,身体微微前倾,锄头在眼前有节奏地上下移动,随着“噗噗噗”的闷响声将松软的泥土翻起,地垄笔直且深浅适中,像大地上天然形成的纹路,透着岁月沉淀的智慧。我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地学着陈大妈的姿势,可锄头一到我手里,却似与我“作对”。挖下去的地,不是浅得像给大地挠痒,浮土虚盖,就是歪歪扭扭,像一条毫无方向感的蜿蜒小蛇。
陈大妈看在眼里,立刻手把手纠正我的动作,从握锄头的力度到身体的发力点,讲解得细致入微。可我还是失误连连,急得满头大汗,心里又羞又恼,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陈大妈却始终和颜悦色,一边安慰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边耐心地帮我返工。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她的包容与温暖,也越发渴望能做好这件事。
正当我稍有进展,挖得有模有样时,一条红脚蜈蚣突然从土里钻出,那细长的身体和密密麻麻的红脚,瞬间让我头皮发麻,我“啊”地尖叫一声,锄头脱手,立即跑出几米远。我停下来转身一看,只见陈大妈不慌不忙,稳稳地举起锄头,精准地往蜈蚣身上一砸,那蜈蚣瞬间蜷曲不动。我心有余悸地看着,陈大妈却已若无其事地继续指导我挖地,“这田里嘛,啥都有,不用怕的。”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在陈大妈的鼓励下,我重新鼓起勇气,一锹锹地挖着。汗水很快湿透了衣衫,也因为用力不当,没一会儿就觉得手臂酸痛。但我咬着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垄完一行地。终于,一段三米长、笔直且深浅恰到好处的地垄呈现在眼前,阳光洒下,照得泥土泛着金光。我累瘫在地,却笑得无比灿烂,仿佛挖出的不是地垄,而是一条通往成功与成长的光明之路。
接着是播种。我跟在陈大妈身后小心翼翼地将花生按照一定间距放入垄沟,每放一次,都像是在播撒未来的希望,仿佛能看到它们发芽、开花、结果。随后,我抓起一把肥料,均匀地撒在花生上,肥料的气味混着泥土的气息,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最后,我们提着一桶水给花生浇水,花生仿佛在贪婪地吮吸,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我屏息凝神,满心欢喜。
看着整整齐齐的花生地,我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我种的花生一定会健健康康、白白胖胖嫩嫩的。”我歪着脑袋看陈大妈。她点点头说:“七八月份就可以收花生了,到时候你再回来收花生。”
我扛着锄头,跟在陈大妈身后一步一个脚印往家的方向走。我想,拜群众为师,才能在为民服务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就如这种花生,需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才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