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跻身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五的消息刷屏。就在同一天,一则《戏曲国家队×哪吒》的二创视频应景上线,发布两小时后就登上B站热搜榜,7小时播放量突破11万。四分多钟的视频含金量十足,来自八大戏曲剧种的11位演员用戏曲念白为电影中的角色配音,其中七位是“梅花奖”得主。
“哪吒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角色,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为电影助阵,也为戏曲寻找更多受众。”视频发起人、上海越剧院演员裘丹莉说。
《哪吒2》裘丹莉看了三遍。坐在电影院时,创作欲便在她心中萌生了出来。裘丹莉跃跃欲试,“让角色说起戏曲念白会怎么样?”当机立断,她发动自己的“朋友圈”,邀请了来自京剧、越剧、秦腔、川剧、曲剧、淮剧、粤剧、豫剧的多位好友。听到这个创意后,各路名家均一口答应。裘丹莉在剧本、配音、统筹等各个环节亲力亲为,最终在本月初完成了视频制作。
“硬核”“排面”“戏腔配国风最强”“戏曲一出来头皮发麻”……网友们在评论区表达激动的心情。“视频里几乎每个角色都对应一个不同的剧种。对于观看者来说,也是对中国天南地北戏曲剧种的一次普及。”裘丹莉说。创作前期,裘丹莉与演员们多次讨论人物的分配。在作品中,网友可以看到,角色不同的个性通过不同剧种的特点来呈现——哪吒的爆发力由京剧实现,敖丙的克制温柔由越剧演绎,敖光的霸气通过秦腔传达,至于一口四川方言的太乙真人,自然是川剧最适合不过。
“我命由我不由天!”上海京剧院老生名家傅希如的念白让弹幕直呼:“好燃!”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傅希如推敲了许久。
创作之初,裘丹莉就希望尽可能促成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展现戏曲人的有序接力。因此,观众得以看到花甲之年的名家和95后的新秀“共创”。“这是我们无数次中的一次,但对于不少网友来说,可能就是第一次接触戏曲。”傅希如说。裘丹莉笑道,“其实戏曲的包容性很强,可以与各种元素融合。”
《戏曲国家队×哪吒》还邀请到国风音乐人刘丰演唱《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曲《就是哪吒》,与各色戏曲念白构成了丰富、多层次的听觉效果。“让所有不屈的生命,能书写自由诗篇。”视频尾声一段傅希如与刘丰的合唱,两人录制了多个版本,不断调整戏腔在其中的比例。成品里,网友能听到其中小片板的戏曲化处理。
(据《文汇报》 记者 王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