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23日

科技添翼强链富农

——岑溪市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庞广蛟

本报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庞广蛟

在岑溪市,蔬菜瓜果在高科技温室里蓬勃生长,猪牛鸡鸭在立体养殖楼中惬意安居,鱼儿在陆基养殖设施内欢快畅游……曾经“种植靠天,养殖依地”的传统农业模式,正被现代化设施农业项目替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岑溪市立足自身产业资源优势,把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作为稳产保供、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从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多功能化等方面发力,推动高效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科技引领,实现四季丰收

走进岑溪市马路苏立富蔬菜种植场,水管与微喷头相互交织,管线如脉络般蜿蜒至田野深处。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精准管控下,场内的韭菜花长势喜人,产量大幅攀升。

马路镇义垌村的唐陶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内,数百座大棚连绵成片。该基地利用大棚四季可种植的特性,采用“反季”策略,种植了豆角、丝瓜、苦瓜等各类瓜菜,每到冬日,新鲜上市的反季节蔬菜吸引众多收购商抢购。

“高垄覆膜栽培、温湿度精细调控、肥水精准滴灌及数字智慧农业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正在推动本地设施种植业转型升级。”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的科技特派员向记者介绍道。目前,该市已建成14个设施蔬菜基地、2165座种植大棚,1680亩露地蔬菜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

新技术在渔业领域同样焕发出全新活力。岑溪市鑫坚绿色智能生态渔业产业基地,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设施渔业基地。基地内,158个直径20米、深5米的陆基高位圆池整齐排列,高位池养殖模式让每个圆池可容纳2万尾鱼。

借助新技术、新模式与新装备,农产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从“春华秋实”到“四季丰收”的转变。2024年,岑溪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一产业总体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联农带农,打造规模效应

设施农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更离不开与农民紧密相连的利益联结机制。岑溪市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让农民享受设施农业发展成果。

去年,波塘镇现代化肉鸡养殖示范园的一期、二期项目相继投产运营。园内,7栋两层高的现代化鸡舍布局规整,排污、消毒、加热等养殖先进设备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有技术指导员负责日常管理与防疫。该示范园去年第一批肉鸡出栏量达13.69万羽,成活率高达96.8%,当前存栏量约20万羽。

“我们采用‘党建+龙头公司+村集体+产业基地’的模式,推动17个村抱团发展,形成企业下单托养、村集体接单代养、农户‘家门口’就业的利益共享共赢局面。”波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量可达100万羽,收入超350万元,每年预计带动当地200余名村民务工,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150万元。

据统计,岑溪市现有9家肉鸡养殖公司,已建成规模养鸡场357个,散养户达2.1万户,总存栏量807万羽,带动就业人数2.2万人,年产值达16亿元。

肉鸡养殖是岑溪市设施农业联农带农的一个缩影。“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用好用活衔接资金,为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岑溪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合作社553家、家庭农场423家。6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多种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农民融入设施农业产业链中。去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1元,同比增长6.9%。

强链补链,激发溢出红利

农产品种植是农业根基,但加工和流通环节同样关键。“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我们一方面加大农产品产地预冷、加工、分级等商品化处理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和集配中心建设。”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此背景下,粤桂(岑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基地应运而生。该园区聚焦农产品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尤其以三黄鸡、砂糖橘、瘦肉型猪等岑溪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开展鲜肉分级、冷冻加工,生产各类肉禽熟食、罐头、果汁饮料等食品。

而在融合基地内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厂房已建设完工,蒸发冷却器等设备也于今年2月底投入运营。该项目将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保障农产品高效流通。

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岑溪市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孵化培育了“岑风溪味”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的联动,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的质量与制作工艺,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产业的发展。”岑溪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凡是入选“岑风溪味”品牌的农产品,均须经过严格的生产环境监测,并且要通过第三方检测公司的质量检测,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有资格进入该品牌体系。目前,该区域公共品牌已授权47家企业使用,运营产品80多款,为村民创收231.5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6.2万元。

--> 2025-03-23 本报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庞广蛟 ——岑溪市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综述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5548.html 1 科技添翼强链富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