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24日

15分钟“圈”出美好生活

——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罗勇

本报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罗勇

在城市的地图中,一刻钟的时间与距离,能勾勒出怎样的生活图景?市民可以到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购物,可以优哉游哉地送孩子到学校,也可以到风景如画的公园锻炼身体……

近年来,我市始终秉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响应推进城市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将市井烟火与特色服务深度融合,打通衣、食、住、行等多个生活场景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描绘居民生活的“15分钟幸福半径”。2024年,梧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如今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成效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社区一探究竟。

特色引领,拓展生活新场景

近日,家住万秀区城南街道中山社区附近的陈女士把自己的孙子送到中山小学后,步行到骑楼城喝早茶。陈女士表示,自从梧州骑楼城重新开街后,具有岭南特色的街道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社区居民也经常到骑楼城游玩,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

“中山社区便民生活圈将7公里的骑楼街区与560栋历史建筑转化为便民服务与商贸文旅消费于一体的活力载体,涵盖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形成了15分钟内即可体验骑楼城‘购、品、赏、听、探、逛、拍’全链条商贸文旅消费新场景。”万秀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当下,我市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精细化、特色化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万秀区城南街道云龙社区创新服务模式,携手“梧城小哥”外卖配送团队,为外贸大院的独居老人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在细微之处展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长洲区大塘街道丰业社区结合社区的功能特点,“一圈一策”精心打造一所便民邻里中心、一个便民集市等“五个一”便民服务站点,满足社区居民在15分钟范围内找到农贸市场、快递站点、小修小补等基本生活所需;

长洲区兴龙街道两广社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公益小课堂及阅读区的阵地作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思想政治引领、有活力的服务平台,实现便民服务常态化和活动载体特色化……

近年来,我市按照“因城施策、因地制宜、一圈一策”的原则,在中山、大学、云龙、丰业、两广等5个社区试点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打造多业态集聚型社区服务圈。目前,长洲区大塘街道丰业社区、万秀区城南街道中山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形成。

创新引领,构建便民新体验

在智能化时代,梧州的便民生活圈也紧跟智慧时代脉搏,以数字化为便民生活圈注入“智”感。

日前,家住长洲区芝麻城小区的李女士打开“智慧社区”服务平台APP,一张电子版的地图便出现在手机上,便利店、早餐店、药店、快递站等便民服务网点一目了然;家住万秀区阜民路的王爷爷通过手机小程序便能预约社区医院的医生,还能在线咨询专业建议,让健康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梧州市把智慧社区作为‘美好社区’创建载体之一,通过出台《梧州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列出时间表、绘出路线图。”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以完善智慧社区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网络服务终端57个,目前有超过20万名市民成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入驻用户”,平台访问量超200万人次,为群众完成对接、服务各类项目近20万件。

近年来,我市在全面提升社区便民服务的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同时,也不断优化社区商业布局,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分布日渐合理,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为提升市民群众的购物体验,市商务局大力推动社区零售业创新提升改造,支持和引导美宜佳、森城等社区便利店、小型超市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动零售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鼓励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探索“新零售”模式进入社区,通过会员积分换购、即时配送等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市商务局还积极引导我市各类街区、商业综合体依据自身特点举办演出展览、国风国潮等特色消费活动,打造夜游、夜跑等夜经济活动场景,不仅提升了街区魅力,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元的消费体验。

--> 2025-03-24 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罗勇 ——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5573.html 1 15分钟“圈”出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