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3月25日

为何年轻人 对“特种兵”旅行上瘾?

“特种兵“旅行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网络图片

“特种兵”旅行是近年来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旅行方式。其紧凑程度和体力消耗堪比军事训练,致力于在极短时间内高效打卡多个景点,追求“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玩最多的地方”。“特种兵”旅行需要充沛的体力、无畏的心态和快速恢复的能力,让不少尝试过的年轻人直呼“痛并快乐着”。其爽点究竟在哪儿,又体现出年轻人怎样的生活姿态?

做“特种兵”会上瘾

“真的不能再早出发了,我们多少还是得睡会儿。”张帆开玩笑说。今年2月6日23时,27岁的张帆从云南丽江落地北京,结束了5天4晚、跨越1200公里的云南“特种兵”旅行。左手拿着衣服、右手扛着相机,随时准备出发去下一个目的地,这就是张帆这一趟“特种兵”旅行的常态。

“演唱会旅行”也是年轻人选择“特种兵”的新模式。今年还在读研究生的王绮瑶就是“演唱会特种兵”的忠实粉丝。因为酷爱看演唱会,王绮瑶会在北京和日本、韩国之间来回飞。没有大把的时间“追星”,王绮瑶就利用周末时间“特种兵”一趟:周六凌晨坐“红眼航班”从北京起飞,早上落地东京,极限安排行程,差不多一整天就能把东京的地标性建筑逛完,周日晚上再看演唱会,结束后乘坐凌晨3点的飞机回北京。

这种夜晚起飞、清晨到达,飞行时间少于正常睡眠需求,让人下飞机时出现“熬红了眼睛”的“红眼航班”,对于王绮瑶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与其说累,对王绮瑶来说,时间安排得当、旅途内容丰富带来的满足感反而更强。

在时间与金钱的夹缝中,寻找诗和远方

年轻人的旅行故事紧迫、局促,甚至有些疯狂。旅行玩一周需要睡两周来修复,但永远有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乐此不疲,因为这是属于青春的“超能力”。只有年轻人,才敢如此奢侈地挥霍体力,将一周的精力压缩成两天爆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拥有“只要睡醒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神奇魔法。

旅行目的的变化让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热情不减。不一定去大众景点凑热闹,但一定要有极限的体验。大学毕业刚工作的丁正周末在家闲不住,周五下班开车到凌晨12点才到目的地酒店,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在目的地“过早”。“两眼一睁,点杯美式咖啡就开吃。”丁正说,“一天满城跑,吃十几样美食都是基本操作。”

因社交媒体而火爆的一些小众城市,景点资源、交通、食宿等方面都无法长时间留住游客,因此,在几天之内快速结束游玩反而会提高旅行的体验感和性价比。这也是“48小时打卡某城市”等视频内容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流行的原因——既节省了假期时间,又降低了开销。

总之,“特种兵”旅行约等于性价比但又不止于性价比,这更像是年轻人对生活发起的挑战——用最短的时间,精心策划一场“逃离”,对平凡生活“温柔反抗”。

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加适合、适应“特种兵”旅行?

张帆给出的回答是:同伴即战友。“特种兵”旅行,对同行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带着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不合适,带着兴趣不同的朋友也不合适,还得是有着同样目标和价值观的同伴,才能从“极限挑战”中品尝出“特种兵”的乐趣。当然,最大的前提是参与者的身体条件符合。

除此之外,“特种兵”旅行对参与者的技能要求很高。张帆和同行的伙伴都不是第一次去云南,大家都有应对高原反应的经验,对当地环境较为了解,因此,他们才有随时出发的底气。

(据《半月谈》)

--> 2025-03-25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5646.html 1 为何年轻人 对“特种兵”旅行上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