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年前,我还不足十六周岁,离开家,前往湘江边求学。遥远的路途,少年的眼神里免不了惊惶。母亲收拾出一个大被袋,装了厚厚的棉被,一只大皮箱,装了四季的衣裳,末了,要往我随身背的牛仔包里塞一个不锈钢饭盒,很有分量的样子,里面沙沙作响。
“饭盒里装了什么?”我问。母亲打开饭盒,只见里面有五个小纸包,母亲一一展开,看那纸包里,包了红色的粟米,白色的黏米,绿色的绿豆,黑色的芝麻,还有一包,包的是——黄色的泥巴!“这是做什么?”我惊奇地问。母亲重新把纸包折起,放回饭盒,抬头郑重地对我说:“到学校后,你找到食堂的大水池,把纸包里的东西全部倒进去,这样,你不会水土不服,在学校吃什么都是香的,身体会特别好!”我郑重地点头。
到校后,我围着学校食堂找水池,果然在食堂后边,但是很高,上面盖着水泥板盖子,虽然水池外壁有钢筋嵌成的简易梯子,但我不敢爬上去。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看见水池旁有棵大树,灵机一动,找了根粗树枝,在树根旁的泥土划开一个口子,把饭盒里的五种颜色倒进去,把土重新划拉过来,埋好、拍实。心说:反正这五种颜色埋在食堂旁边,总要起些作用吧!
果然,除了第一个月,因为吃不惯食堂里辣得嘴巴起火的菜,我每餐必须在饭盒右边放一杯凉白开,在左肩搭一条毛巾,吃一口饭菜、喝一口凉白开、用毛巾擦一次眼泪热汗之外,整整四年,我都吃得特别香。原来我有胃病,藿香正气丸、酵母片不知吃了多少,总不见效,初中毕业时,体重刚过七十斤,身高不足一米五,脸瘦得只剩两只大眼睛,人人都说我爸妈养女儿像养一只猫。到学校一个月后,胃里常有的滞胀感消失了,早餐能吃二两包子加一两白粥,午晚餐能十分钟吃完差不多装满饭盒的饭菜,晚自习下课还能吃掉两根油条。从家里带来的一大包胃药就没动过。第一次放寒假回到家,妈妈看着我胖了一圈、高了一截的身子,一副惊掉下巴的模样。爸爸对她说:“看来你那一饭盒的五色祈福包真的有用啊!”
从那时起,妈妈在我的饭盒里装进去的五种颜色,仿佛为我打开一个颜色与生命之间不可言说的密码,让我窥见天然纯正的食物颜色给生命带来的福祉。我喜欢红辣椒炒小白菜,喜欢红豆沙配青团,喜欢在白得不留一丝瑕疵的双皮奶旁边,用透明玻璃杯装一杯玉米汁,然后安静地吃完。我喜欢踩在黄土地上采摘新生的植物,喜欢把植物的颜色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食物当中,简单而直接地接收来自天地与祖先的智慧,充满善意与怡悦。
这样的获取与情绪,在遇到五色糯米饭时,达到高峰。
那年农历三月三前,看到我的一个好友微信发朋友圈,发的是肩扛大把枫叶的照片,配文:瞧着吧,好吃又好看的要来了!我大为好奇,问道:什么呀?她回复:农历三月初三,一见分晓。
美丽事物有种天然的吸引力,让我等不及农历三月初三,就往她家跑。于是,看到那些美丽颜色的汤汁在她手里诞生,一如她平时展示给我的壮锦装饰背包、绣球与壮家山歌。我没有惊讶,觉得她身体里本就流淌着那样的多彩。她采摘的枫叶连同一把铁制菜刀一起煮在大铁锅里,煮出黑色汤汁;红蓝草在沸水里沉浮,煮出红色汤汁;密蒙花与黄色汤汁混为一体;蝶豆花则继续在蓝绿色汤汁里开放。她滤出各色汤汁,把甄选的珍珠糯米放入浸泡,告知我:到农历三月初三,白色糯米就得到汤汁的颜色,华丽变身。我惊奇地问:“你做过多少次啦?这么复杂的工序在你手里再简单不过。而且,在煮枫叶的锅里放把刀是起什么作用呢?”朋友笑了:“我从小就看奶奶和妈妈做,从哪里着手,从哪一步做到哪一步,什么植物得到什么颜色,包括红蓝草怎样得到红和紫两种颜色。每次一想起要做五色糯米饭,这些工序和知识就像电影一样从我脑子里放出来,不瞒你说,还会有背景音乐呢!我一边做,脑子里的电影一边放,放出来的画面都伴随我们家里山歌的调调。”她嫣然一笑,好像这样说着,那份愉悦已然重新勾起,打开了她的笑颜。“至于那把菜刀嘛,我妈妈说的,枫叶跟铁反应,出来的汤汁会更黑,所以熬枫叶水,我们是铁锅加铁菜刀,双重保障!”我听着也笑了起来,那份愉悦传递过来,我欣然接受。
农历三月初三,浸泡数日的糯米染成鲜艳的颜色,从各色汤汁中捞出,与用水浸泡的白糯米一起,分别放入五只蒸笼,热气升腾蒸煮一小时。出锅后,一字摆开的蒸笼,蒸熟的糯米饭红得热烈、黄得娇艳、绿得清新、黑得持重、白得纯粹。稍稍晾凉的糯米饭被搓出五色“三月三”字样,摆在圆盘里成一朵五色花,被团成小圆球、长圆棒高低错落摆放,黑的是高山,白的是溪水,红的是太阳,黄的是花朵,绿的是树木……所有的图案,是五色糯米饭代表的寓意:吉祥如意、丰收富饶、花团锦簇、生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