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邱实 容丽媚)近日,在广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锂亚电池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设备生产电池,经过电焊、烘烤等数十道工序后,一颗颗锂亚电池被生产出来。“近年来,公司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目前公司有两个项目获得了自治区科技厅约350万元的资金支持,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该公司总裁助理李朋说。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深入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截至3月10日,全市共有138家规上企业申报研发活动,金额约17亿元,较上年增长11%以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20%以上。
为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我市围绕优化创新平台和区域布局,组织六堡茶、陶瓷产业、再生塑料等领域企业申报自治区重大中试平台4项、重大中试项目5项;大力推动梧州工人医院配合牵头单位创建国家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港经济区建设华南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打造面向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我市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加强政策规划引导,组织“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科技项目,为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焕发新机注入强劲动能。目前,我市与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对接,扩展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推动与金飞鹰集团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CDMO平台,新引进小理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
今年,我市通过持续举办各种线上和线下投资交流会,构建与区内外投资机构高效对接的桥梁,联合梧州市产业投资发展公司谋划设立梧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同时,市科技局联合多个部门通过举办科技金融对接会,促进我市9个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银企融资项目授信签约4.22亿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