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覃竞仪) 近年来,一些以体验消费为卖点的手工DIY店铺在梧州市各大商场日渐增多。这些场所既有烘焙、陶艺这样的传统手工DIY,也有石膏娃娃、奶油胶手工制作、数字油画等较为新奇的手工DIY,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
手工DIY店内品种丰富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内多个商圈,发现均有多家手工DIY店,店内的产品种类丰富。其中,价格便宜的手工DIY制作石膏娃娃是15元,价格最高的数字油画达80多元。记者走访的时候是周末下午四五点,石膏娃娃店内坐满了孩子和家长。一家商铺负责人介绍,平时周一到周五比较少人,消费群体一般是大学生和年轻人,周六日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家长和孩子。
某数字油画店负责人介绍,每逢周末、节假日,店内的体验人数就会倍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能在DIY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所以不少父母也喜欢带孩子来体验。”
手工DIY重在体验
据了解,手工DIY体验是青少年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之一,他们不仅购买商品,更注重参与和体验。
市新兴二路小学五年级的小李同学和朋友经常相约一起制作石膏娃娃。“手工DIY的意义不在于制作的结果,而是在于制作的过程。当沉浸在手工DIY的时候,会觉得那段时间很安逸,什么烦恼都被抛到脑后。”小李和朋友一边进行石膏娃娃DIY,一边告诉记者,体验手工DIY已成为她的周末消遣方式。
据了解,手工DIY店里的颜料、工具等非常齐全,店家会手把手地耐心帮助、指导。有商家告诉记者,手工DIY实质上卖的是服务,这就要求DIY手工作坊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如果手工DIY作坊提供的DIY形式单一,产品没有新意,长期这样,很难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体验感,所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外地学习新鲜热门的DIY手工工艺,并把这门工艺引进店内。
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
走访过程中,记者在旺城某手工DIY店看到,学生小陈到店一下子选择了几个奶油胶手工制作,有玩具、小夜灯等,消费了100多元,“我平时喜爱奶油胶的手工制作,爸妈工作比较忙,周末没有时间陪伴我,我就自己在家做手工消磨时间,家里有一个柜子装满了几十个奶油胶手工制品。”小陈说。
对于部分未成年人购买手工DIY制作的现象,相关学校老师表示,适量的手工DIY制作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放松身心。但消费过度,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念,不少孩子手里都有零花钱和压岁钱,希望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主动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消费观念。另外周末家长可以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做手工或者走出户外,增加互动、增进感情,分享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