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指出,五起案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均持续或发生在党的二十大后,其中大部分还发生在节假日期间,是心无敬畏、行不知止、顶风违纪的典型。有的存在错误认识,把吃喝收礼当作人情交往、风俗习惯,自我麻痹、放松要求;有的私欲膨胀、沉溺于物质享受,长年累月参加宴请饭局、收受礼品礼金,甚至搞“私人定制”的奢靡享乐;有的以“酒桌”“饭桌”为平台,和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利益交换,最终由风及腐、腐化变质。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事关个人声誉,也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然而,长期以来,一部分党员干部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干大事不拘小节”,只要在大是大非前面守住底线,小错不算错,甚至把参加宴请饭局、收受礼品礼金等视作所谓“小节”,不足挂齿,不加拘谨。殊不知,第一道防线守不住,精神堤坝往后就会一溃千里。
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虽小,却会积少成多,从量变转为质变,最终酿成“大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祸患常积于忽微”。事实证明,在小节上得过且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也会进退失据,迷失方向。从近年来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就是因为一顿饭、一瓶酒、一份礼,在作风问题上思想松懈,打开了缺口,理想信念在吃吃喝喝、推杯换盏中逐渐崩塌,廉洁底线在礼尚往来、勾肩搭背中逐渐失守,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日常小事、生活细节中“栽跟头”,究其原因,还是侥幸心理作祟,以为小事小节不为人知,不易被人察觉,从而放松了警惕,丧失了底线。多参加一个饭局,多收受一份礼品,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大节难保,就如“白袍点墨”,永远也洗不掉。
小事小节显作风。我们党向来就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不管东西大小,是否值钱,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作风问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发展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定永不过时,这句朴素的话语诠释了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的初心,也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民心向背,就在细微的针线之间。
管住“小节”,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微、慎言慎行,从警示教育中深刻吸取教训,始终严守党的纪律红线、廉洁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自治区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来看,“四风”问题仍然顽固复杂,反弹回潮的隐患犹存。党中央始终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同样,守住小事小节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的事。党员干部必须时刻锤炼党性修养,慎小事、拘小节,在小事小节上保持清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