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4月10日

人形机器人赋能各行各业

近日,在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在调试人形机器人。目前,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已集聚一批重点企业,部分成果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3月24日,一台具备引导和语音交互功能的警用机器人亮相青岛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宣传周启动仪式,与现场群众互动,回答人们咨询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机器人“妮娅”与与会嘉宾互动。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3月26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款盖博特机器人在为“顾客”送咖啡。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近日,在深圳市坪山区石井街道,环卫机器人与环卫工人进行协同作业。预计今年将在全区六个街道适合的区域实现全域的人工智能环卫作业全覆盖。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3月22日,在位于江苏无锡的天奇股份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实训基地,工程师在调试人形机器人。 新华社发(朱吉鹏摄)

3月26日,一台四足巡检机器人在雄安新区雄东—昝西220千伏线路工程隧道进行巡检。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3月25日,在广东省墨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讲解机器人灵巧手上的电子皮肤。 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近日,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团队的工程师(右)在为客户介绍一款四足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3月26日,在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北京普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巡检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眼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近两年成果不断涌现,相关产业进入快车道。不少民营企业以“低成本+开源”模式训练出人工智能大模型,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实训”,变得“心灵手巧”……人形机器人正以独特的形式进入各类产业应用场景,为各行各业赋能。

--> 2025-04-10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6250.html 1 人形机器人赋能各行各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