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4月11日

探访蔡氏古宅

莫耀裾 文并摄

蔡氏古宅向明门

在南宁市宾阳县的广袤田野间,有一处宁静而神秘的建筑,那便是该县古辣镇蔡村的蔡氏古宅群落。广西三月三假期,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走进那座时光的回廊,寻觅一段尘封的历史。

还未走进古宅,我就远远看见一片青瓦灰墙掩映在绿树下。古朴的色调,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向明门是这座古宅的入口,端庄而简朴,普通的砖墙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墙体依旧坚挺。门内的古围墙更是蔡氏古宅历史的见证者,虽经塘水浸泡和风雨侵蚀,却仍然保持完好,散发着一种坚韧的气息。

踏入宅门,我就进入一个宽敞的庭院。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上的纹路因岁月的打磨而变得光滑细腻,边沿长出一簇簇绿色的苔藓。庭院中,几株古树参天而立,枝叶繁茂,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庭院增添几分清幽与宁静。

古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岭南建筑的精髓与蔡氏家族的独特审美。古宅分为“老屋”和“新屋”部分,有三座主要建筑群分别是太学第、大夫第和蔡府新第,占地约5000平方米。古宅有大小房屋180多间,均为三进式青砖瓦房,坐东朝西,排列整齐。各厅之间左右均有首廊连接,中间的天井使整个建筑形成“四水归堂”的格局,体现出中式传统合院建筑的精妙,更蕴含着“四方聚财”的美好寓意。屋顶上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祥瑞图案,我不禁赞叹古人的精湛技艺。门窗上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这些篆文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蔡氏家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漫步在古宅的走廊间,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荡。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蔡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字迹遒劲有力,可以看出蔡氏前人对子孙后代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

古宅内的设施功能齐全,有私塾、厨房、舂米屋、洗衣埠、守更屋等。在蔡氏书院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我能想象出当年蔡氏子弟们认真读书的场景。旁边还有一个受戒处。据传,如果有子弟不认真学习,就会被带到受戒处,先生会用戒尺敲打他的手掌,以作惩罚。我想,蔡家历代人才辈出,和他们严格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而古宅内的一座小金洋楼,是古宅中一幅别样的画卷。这座建筑共有三层,砖木结构,是西洋风格的圆拱建筑。洋楼内有彩色地砖和彩色玻璃,墙体是水磨石米,格调豪华。站在小金洋楼的阳台上,俯瞰整个蔡氏古宅群落,青瓦灰墙的中式建筑与这座西洋风格的小楼相互映衬,独特而和谐,这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东方韵味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古宅中游览,我能看到蔡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据介绍,明朝中叶后,蔡氏建立家族私塾,名曰兰桂书院,蔡氏子孙都要在私塾中接受严格的教育。明清两朝,蔡氏家族出了八名太学生。清朝道光二十九年,蔡凌霄获广西乡试第四名,秋试折桂,名闻乡里。蔡氏家族子弟们秉承族规,潜心读书,出了不少人才,成为八桂有名的书香世家。

在离开古宅时,我忽然明白,这座古宅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它凝固了多少时光,而在于它让每个驻足者都成了时光的参与者——当我们触摸到那些温润的木构件,嗅到陈年木料特有的醇香,仿佛能与百年前在此读书写字的蔡氏子弟产生心灵的共振。

(莫耀裾 文并摄)

--> 2025-04-11 莫耀裾 文并摄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6307.html 1 探访蔡氏古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