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主体才能轻装上阵;只有不断助力市场主体解压纾困和降本增效,梧州的投资吸引力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才能持续提升。
一个地方能成为“投资洼地”的因素中,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外,还有什么因素是最值得外来投资者关注的?相信不少人都会给出这样一个回答:投资成本!
确实,成本是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营商环境是否有竞争力的一项硬指标,直接关乎企业的获得感。
近几年,我市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集成、要素保障、物流协同、优化服务等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不仅通过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成本,还通过放大产业集聚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成效十分显著。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大工业电价同比下降约0.1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电价下降约0.1元/千瓦时,预计全年将会为全市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9亿元。而且,我市通过大力开拓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提升长洲船闸通行效率、推广“量价互保”模式等各种措施,推动水路运输、铁路运输降低成本,近两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1.38亿元。
降本增效非一时之策,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持久战。我们只有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主体才能轻装上阵;只有不断助力市场主体解压纾困和降本增效,梧州的投资吸引力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才能持续提升。
一方面,我们必须更加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放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础扎实,深圳、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寻找合作,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围绕“5+2”产业布局,开展靶向招商,聚力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关联的金属新材料、再生资源、高端陶瓷等重点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从而让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促进企业生产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快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目前,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硬联通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12条综合交通通道直达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而且也成功入选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快柳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南珠铁路玉林至岑溪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枢纽体系,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当然了,我们还要在政策落地上真见效。政策落不了地,比没有政策更糟糕。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当主动靠前服务,落细落实我市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等真金白银的助企政策,必须一诺千金、坚决兑现,真正用政府的诚信换取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让经济环境活力迸发,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