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4月18日

领略梧州千年风华

卢书兵

梧州,是一座被山水环绕的古城。我漫步在老城街巷之间,脚下的青石板路,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故事。

苍梧王城旧址的夯土残垣,仍倔强地从城市的一角中探出身影。如今,当我的指尖抚过城墙粗糙的纹理,仿佛能触碰到当年工匠们的指纹——他们既有来自中原的军士,也有百越的土著,共同用双手铸就了梧州城最初的轮廓。尽管如今残垣仅余数米,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出当年“列肆如林”的繁华盛景。

穿过骑楼城斑驳的廊柱,阳光透过罗马式拱券,在石板路上投射出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南洋彩色玻璃将江面映照成流动的金色碎片,如梦如幻。这里曾回荡着商号的算珠声,见证过船夫们忙碌的身影,承载着“小香港”的往昔荣耀。骑楼长廊宛如一部立体的历史史诗:粤剧的悠扬唱腔在汽笛声中悠悠流转,腊味的醇厚香气随着自鸣钟的节奏四处弥漫,桅杆的影子与霓虹灯光在砖墙上交织辉映,将黄金水道的传奇,酿成了一坛历久弥香的美酒。

小巷深处,老字号的茶香与豆香,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灵魂——细腻绵滑的冰泉豆浆,带着晨雾的清甜;苦中回甘的龟苓膏,凝聚着山水的灵秀;醇厚绵长的六堡茶,在陶壶中舒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记忆。这些饱含岭南特色的风味,让厚重的历史在唇齿间化作可感知的温度。

踏入梧州市博物馆,我仿佛踏上了时光倒流的旅程。旧石器上的凿痕,带着远古的气息;新石器陶器上的火纹,似乎仍在跳跃燃烧。东汉羽人铜灯,尽显古越工匠的奇思妙想;南汉铜钟,见证了中原礼乐在岭南的传播历程。这些如繁星散落的文明遗迹,串联起苍梧大地千年的辉煌历史。

当我驻足龙母庙前,桂江江面上,夕阳的余晖缓缓浮动。每逢端午时节,庙前江面上龙舟竞渡,鼓声震天,这传承千年的传统,激荡着人们对先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从白云山拾级而上,石阶两旁古木参天,蝉鸣鸟语不绝于耳。半山腰的四恩寺飞檐翘角,挑起山间薄雾,宝塔上的琉璃凝着晨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七彩光芒。站在山顶平台俯瞰,整座梧州城尽收眼底,新旧城区隔江相望,历史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相得益彰。

暮色渐浓,鸳江大桥上的车灯与西江两岸新建高楼的灯火相互映照,折射出城市发展的清晰轨迹。江水滔滔东流,将历史的钟声、骑楼的霓虹都融入自己永恒的涛声之中。梧州人在清晨“一盅两件”的悠闲习惯,实则是超过2200载文明积淀的从容姿态。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续写新的传奇,而西江温柔的水波,将永远荡漾着文明交融的璀璨光芒。

(卢书兵)

--> 2025-04-18 卢书兵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6684.html 1 领略梧州千年风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