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靶器官,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资料显示,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500万人,其中约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乙肝病毒感染率达76.6%,呈明显家庭聚集性,感染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可能性越大,部分人可转化为慢性乙肝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每年约产生90万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
医生建议家庭成员根据筛查抗体情况,接种疫苗预防十分重要。集居学生、外出务工人员、新婚夫妇、入伍新兵、托幼机构人员、经常外出出差人员、乙肝患者家庭成员、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者等应当重视接种乙肝疫苗。
根据权威研究显示,大于等于16岁健康易感者使用60μg乙肝疫苗可按照(0、1月)或(0、2月)2针完成接种,可快速获得保护,缩短接种周期。同时,常规接种3针20μg后无应答的≥16岁健康易感者,再接种60μg乙肝疫苗,可更好解决免疫无应答这一临床难题。医务人员提醒市民,临床实践中可结合个体化评估优化接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