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4月30日

为梧州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彩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敏莹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敏莹

《话说骑楼 梧州百年骑楼风华录》这本书不仅是对梧州骑楼建筑的系统性梳理,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城市记忆打捞行动,以历史文化为油彩,为梧州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众多篇章中,《老巷忆春秋 维新岁月稠》一章承载了我最难忘的采访经历,也寄托着我们对梧州人文精神的敬意。我想以这一篇章的创作过程为线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采访维新里历史文化街区背后的故事。

初次踏入维新里这条老巷时,趟栊门、青砖门面、镂花雕窗、灰雕窗顶的大宅,还有那一座座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保留着独特韵味的建筑,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逐渐揭开了维新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纱。在明清时期,维新里曾是梧州府衙的所在地,历时长达544年,在现今的维新里19号,仍能找到梧州府衙的痕迹。在100多年前,维新里是梧州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合隆里”“富荣里”“贵华坊”等旧称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而位于维新里东一巷4号的中共广西特委旧址更是革命火种从梧州撒向八桂大地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些历史片段,通过翻阅大量史料、采访了专家学者后,在我的心里鲜活起来。

在采访中,我还遇到了许多热情的居民。其中维新里现存的一栋保护得最好的青砖大屋——“林永华堂”的现主人林仲棠带我们走进他的祖宅——这处有着120多年历史的祖屋,曾有六代人在这里居住,该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近代岭南民居特点。

维新里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美学,更在于它承载的集体记忆,更暗合了梧州这座城市在近代化浪潮中的蜕变与坚守。我希望通过这个篇章能带领更多读者走进维新里背后的岁月长河。

《老巷忆春秋 维新岁月稠》只是《话说骑楼 梧州百年骑楼风华录》中的一篇文章,整本书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容等待着大家去发现。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梧州骑楼,爱上梧州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

--> 2025-04-30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敏莹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7342.html 1 为梧州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