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4月30日

以骑楼为窗口展现梧州魅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沁雨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沁雨

我参与采写了《话说骑楼 梧州百年骑楼风华录》里《硝烟散尽处 天下谋大同》这一章节。此前,我曾多次报道在大同酒店举办的各类活动,那时笔下的它,是承载着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场所。但这一次,我开启了全新的探索——系统梳理这座建筑的百年脉络,探寻它的经历与蜕变。起初,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我既兴奋又迷茫——该如何串起一条清晰的主线,让这座建筑“活”起来?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泛黄的文献档案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每份资料都让我对大同酒店的历史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为了获取更真实、更丰富的素材,我采访了梧州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潘俊杰、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黄海和等专业人士,他们凭借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研究,为我讲述了大同酒店的建造背景、历史变迁以及其在广西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与在大同路居住多年的居民交流,听他们回忆大同酒店曾经的繁华,以及如今修缮后的变化。这些不同视角的讲述,让大同酒店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在撰写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如何将大同酒店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如何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那段红色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到如今大同酒店焕发出的新活力。最终,我以时间为线索,从大同酒店的建造开篇,讲述周恩来总理在此的革命活动,再到大同酒店在抗战时期的遭遇,最后聚焦新时代我市对大同酒店的修缮、保护以及其在我市红色旅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语言表达上,我力求生动形象,反复琢磨用词,希望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对历史场景的还原,让读者感受到大同酒店历经百年风雨的沧桑与荣光。

如今,梧州正全力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而骑楼建筑正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话说骑楼 梧州百年骑楼风华录》这本书,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以骑楼为窗口,既展现了梧州的红色底蕴与时代新貌,也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新动能,助力提升岭南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 2025-04-30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沁雨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7343.html 1 以骑楼为窗口展现梧州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