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5月01日

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

藤县陶瓷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梁能瑜 唐铭骏 梁金文)

本报讯 在传统陶瓷生产中,原料配比、成型、烧制等环节高度依赖人工经验,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藤县陶瓷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当地陶瓷企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实现了节能降耗和绿色生产的目标,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传统印象中,陶瓷生产车间总是工人们忙碌于拉坯、施釉、装窑等重复性劳动。然而,近日笔者在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经过压制、喷釉、烧制、冷却等各项工艺制作,一块块精美的瓷砖成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输送出来,再通过智能机器统一打包,装车发货。

据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志明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建成4条智能化生产线,全线配套的智能化设备达80%以上,是园区首家应用全自动智能分选系统来识别瓷砖表面质量的企业。该系统能有效识别23种常见的瓷砖表面缺陷,AI(人工智能)识别缺陷率达99.5%以上,能实时生成缺陷热力图,处理速度达每小时2000片,误差率小于0.3%。用工方面,由传统的人工分选生产线常用的12人减少到现在的3人作业。启动采用该系统之后,该公司不仅节省了用工成本,也保证了瓷砖的质量。

据悉,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引进了数字化工厂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该公司还计划建成6组绿色智能生产线,整线智能化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成片光伏发电板覆盖的厂房屋顶、机械手飞舞的瓷砖包装车间、智能化调配的仓储系统……藤县欧神诺、蒙娜丽莎、宏宇等众多陶瓷生产企业纷纷拥抱数智化,建成了40多条现代化生产线,陶瓷砖日产能达136.1万平方米,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南国新陶都”的名声在海内外打响。依托数智化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持续迸发蓬勃生机。目前,园区内企业获得国家专利100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0多项。2025年一季度陶瓷产值贡献24.5亿元。

(梁能瑜 唐铭骏 梁金文)

--> 2025-05-01 (梁能瑜 唐铭骏 梁金文) 藤县陶瓷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7404.html 1 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