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芳兰
梧州六堡茶不仅是梧州的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代表,更是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梧州如今正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发展路径。近年来,梧州抓住发展机遇,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六堡茶产业及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使六堡茶产业逐渐成为梧州特色农业和经济的支柱。当前,梧州应继续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进一步扩大六堡茶的市场影响力,提升其产品附加值,使茶文旅融合成为梧州市“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全域旅游为指导,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统筹茶文化资源,打造乡村茶文旅融合景区。要深入研究梧州六堡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制作技艺、茶礼习俗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建设中。同时,梧州可以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和茶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批乡村茶文旅融合景区,如六堡茶特色小镇、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等。通过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二是开发沉浸式体验,搭建茶文化主题活动场景。茶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可触摸、可参与的特性。梧州可以建设茶文化博物馆、六堡茶展示馆和制茶非遗传承基地等平台,通过非遗演示、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参与六堡茶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三是践行“三茶”统筹,推动茶文旅综合体建设。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协同发展是茶文旅融合的核心,要统筹做好“三茶”融合这篇大文章,梧州要加强茶农、茶企与文旅机构等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打造茶文旅融合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科技赋能为支撑,挖掘培育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一是以智慧旅游为切入点,推动“茶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可以在景区内引入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量身定制游览路线、实时景点介绍及语音解说等,提升游客体验感。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茶文旅产品,如“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新兴业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的需求,拓展茶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二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升茶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新型茶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拓展茶产品的市场空间。通过科技赋能,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茶文旅产品体系。三是以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为保障,推动茶产业现代化升级。可建设梧州六堡茶数智科技博物馆,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对茶园的环境参数、土壤湿度、茶叶生长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茶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茶叶资源。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塑造茶文旅营销推广新模式
一是深挖茶文化要素,打造梧州特色茶文旅IP。以梧州茶文化为核心,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打造独特的茶文化品牌,提升景区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形成宣传推广合力。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精准的茶产品营销推广。同时,邀请网络主播进入茶园开展直播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制茶技艺、与观众互动等,推广六堡茶文化产品。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擦亮茶文旅品牌名片。要不断深挖梧州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和产品优势,根据其在茶文旅市场中的定位,设计精准鲜明的品牌标识和宣传语,并将其应用于景区标识、宣传资料、旅游商品等各个方面,提高六堡茶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度。
以制度支持为保障,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新举措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茶文旅发展机制。要明确各部门在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职责,统筹茶园建设与茶产业发展、文旅项目策划与推广,协同推进茶文旅融合项目。二是深化产业合作,促进茶产业链整合与创新。要建立茶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整合茶企、旅游企业、文化机构和科研单位等各方资源,促进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项目合作,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统筹项目资金,多领域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要统筹安排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大力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文旅信贷产品,拓宽文旅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茶文旅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为茶文旅项目提供更多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