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5月07日

春分的思念

梧州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三)班 梁铵颖

万物逢春,诗意浪漫。窗台外,碧玉般的嫩芽正替老枝托起向上攀援的日光,就像我悄悄用掌心为母亲鬓角飘逸的银丝支起半掌晴空。

还记得那年春分时节,父亲带我回老家的草坪放燕子风筝。草甸如绿毯,野花缀满草坪,父亲攥着竹骨风筝逆风奔跑,风掠过树梢奏响欢歌。线轱辘在他掌心飞转,当燕子风筝腾空时,他额角沁汗,却笑得舒展:“这风能送它飞更远。”接着,父亲把风筝线一剪,我仰头望向越飞越高的风筝,恍惚间听见时光在云絮间凝固的轻响。

今年春分时节,我又回到老家,漫步在乡间的那片草地上。母亲说:“我们去看看你父亲吧,好不容易回来一次。”

山道里裹着湿气,石阶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父亲在的时候,我总拉着他的衣角,宽厚的背宛如一面坚硬的墙,无论什么危险都无法将我们击垮。这一次,没了父亲的陪伴,我们将独自面对这片“危险”。

好似万物都要与我们作对,刚才还万里晴空,转眼竟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让本就难走的路更是泥泞湿滑。忽然,一条蜈蚣掉到母亲的手臂上,“啊!”恐惧让母亲下意识地想甩掉它,可重心不稳,她一个踉跄踩到台阶的青苔上,摔倒在地。

我慌忙扶起母亲时,突然瞥见台阶缝隙里蜷着半截褪色的风筝线。线头被雨水浸得发软,却仍倔强地缠着几颗草芽。“让我来吧。”我接过母亲脚边的担子,她发梢沾着雨珠,侧脸轮廓竟与父亲教我放风筝时的模样重叠。不知这是不是当年父亲剪断的风筝,也许,这是来自父亲的鼓舞与相伴吧!

此时,雨幕被风掀开一角,阳光穿透云层落在母亲肩头。父亲的石碑安静伫立在野樱纷飞的山坳里,粗砺的碑面上,我去年清明时用朱砂笔补过的“父”字还很清晰。此时,一阵山风吹过,将天上的云朵吹成燕尾形状——恰如父亲和我放的风筝。

下山时我搀扶着母亲,学着父亲当年用树枝探路。在山道拐弯处,一丛顶着水珠的车前草正从石缝里昂起头,我的影子正慢慢地笼罩住母亲的轮廓。

(指导老师 孔卓妍)

--> 2025-05-07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97535.html 1 春分的思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