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蔬菜中,我觉得萝卜是最朴素的,朴素得春夏秋冬都可生长,朴素得大街小巷都可遇见,朴素得男女老少都可食用。
儿时住在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种上一两亩地的萝卜。对于老家的庄稼人来说,似乎没有萝卜就不是庄稼人,没有萝卜就不是生活,没有萝卜就像生命缺少了水。所以,在村里,芥蓝菜、卷心菜、苦麦菜等菜品大家都可不种,也都可不吃,但萝卜一定要种,一定要吃,也许这就是庄稼人的固执。
萝卜,从不择土壤,也不挑气候,只要你手中有种子,往小路旁、篱笆下、水田里、旱地上……凡有土壤的地方,不管贫瘠或肥沃,撒上一把,不出几天,那方土壤就会活脱脱地蹿出几棵翠绿的小苗苗。你无须给它施肥,也不用浇水,就这样对它不管不问,不理不睬,隔段时间再去看看,你定会惊讶不已——宽大的叶子四周伸展,翠绿的茎坚挺有力,根稳稳地抓住泥土不放。
有一回,我特别好奇,偏不信萝卜这么能长。于是将几粒种子抛向屋顶瓦槽上。结果没几天,瓦槽上竟真长出萝卜来!母亲乐呵呵地笑道:“萝卜是贱生的。”乡下人不懂高雅表达,所以,母亲所说的“贱”并非下贱之意,而是指萝卜易于生长。也许,这就是萝卜的朴素之处,朴素得随遇而安。
萝卜丰收时节,田间地头,一丛丛,一畦畦,全是萝卜的领地。这时,人们会将萝卜一一收回家。我们这些小孩,可心急了,一看见那白白胖胖的萝卜,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个,清水洗一洗便吭哧吭哧地吃起来,鲜嫩多汁,甜脆可口。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也许正是我们小时候常吃萝卜的缘故,那时我们很少生病,或许这就是萝卜,朴素却伟大。
虽然萝卜做菜好吃,但老家的村民会把大部分的萝卜用来做萝卜干。一到秋天,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满了萝卜干。秋风一吹,浓浓的萝卜干味四处飘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的村庄就是萝卜的天下。
走在屋头村尾,大家见面,第一声招呼就是赞扬对方的萝卜。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吃的就是萝卜干。大人们刚将萝卜干晒到院中,我们趁大人不注意,悄悄拿上一根揣进兜里,然后佯装肚子疼便离开,躲在偏僻一角细细品味来之不易的“战利品”。等萝卜真正晒干后,一日三餐都要吃上几根,上学或出门玩,也要顺带几根揣兜里当零食……总之,我的童年记忆里萝卜干占据了重要位置。
后来我大学毕业在繁华的都市居住,以为城里不会有萝卜。出乎意料,从街头巷尾,到大小饮食店,再到高等酒楼都可见到萝卜的影子。城里人吃萝卜更是花样百出:酸辣腌萝卜、萝卜炖牛肉、萝卜焖猪排、萝卜豆腐汤、干锅萝卜羊肉……也许这就是朴素的萝卜,它不需修饰,也不矫情,更不造作,只要你喜欢它,需要它,它就会陪伴你左右,温暖你的胃。
我不得不佩服这样的萝卜,就像那些日夜默默耕耘的农民们一样,渺小而普通,憨厚而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