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年轻人日常以面包作为早餐甚至主食,并且热衷于探索各种不同口味的新品面包。也有很多人认为,相比面包,传统的蒸制的馒头才是更健康。那么,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说,长期吃面包和长期吃馒头,到底哪个更好呢?
做法不同风味不同
面包和馒头都是主食,它们主要的作用是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身体的供能来源。在基本功能这一点上,它们二者没有多大差异。它们的差异主要在于——
第一,面包是烤出来的,馒头是蒸出来的。
第二,面包制作过程中,除了和馒头一样要用到面粉(通常是高筋粉)、酵母、少量盐之外,还要用到牛奶或淡奶油、鸡蛋、黄油或植物油、较多的糖等。如果面包是带馅儿的,还需要用到相应的馅料,如肉松、水果、果干、豆沙等。做法和基础原料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风味不同。另外,添加的食材和馅料的不同,决定了面包和馒头总能量的不同。添加了糖、黄油、植物油和牛奶或奶油等的面包,热量通常要高于馒头。
想控糖可以这样选
在选择面包、馒头时,想要对血糖控制有帮助,建议大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选硬一点
无论是面包还是馒头,口感质地硬一点的,总归比口感软糯、入口即化的更不容易消化,血糖生成指数也就不那么容易升高。比如法棍、贝果、恰巴塔、碱水面包,都是硬质面包,但要注意尽量选择不额外添加有糖馅料(如豆沙、甜奶酪等)的上述面包。
再比如馒头中的各种杂粮馒头,或者没有发酵充分的死面馒头,都属于口感较硬、较难咀嚼的种类。
2.选“杂”一点
选择以全麦、燕麦、黑米、藜麦、南瓜等为部分原料加工的粗杂粮面包或馒头,不仅营养更丰富,而且由于粗杂粮中富含膳食纤维,也能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对控制血糖水平有帮助。
3.选“短”一点
挑选时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没有夹心,原料简单、配料表较短的面包或馒头,以免摄入太多添加糖、油脂或其他食品添加剂。
(据新华网)